永恒国度 - 永恒国度 第756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中年男子也重重吐出一口长气,看向面前的书籍,脸上露出一抹发自内心的欣喜。仰天大笑道:“好好好,历时三年时间,我李悝终于编著出一部完整的法典。有这部法典在,大易王朝必然可以变得更加的完善,有法可依,有邢可判。不管这次科举如何,只要完成这部法典,我也算是为大易尽了一番力。”
    这名中年男子神色间忍不住涌现出一阵狂喜。
    这种喜悦,由衷发出。
    大易王朝与普通王朝本来就不同,很多律法能管得住普通百姓,束缚住普通百姓心中的欲望,却束缚不住修士,禁锢不住人心。所以,以前的很多律法,在某种程度上,对于大易王朝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,所以,虽然大易建立至今,所以,诸多朝臣都很想注定属于大易的相应律法,可因为大部分朝臣对于这些方面并不擅长。
    要注定编著起来,困难重重。再加上各种事情接踵而来,几乎没有什么太多空闲时间。最终,一直搁浅到现在。要编著律法,那肯定要再往后推迟一段时间。
    律法是什么。律法是一道网,一道枷锁。
    一道对欲望的网,对人心与欲望的枷锁。正是因为有这道枷锁,才会产生道德。才会生出礼仪。悬挂在众生头顶的一口利剑。随时都会落下,斩断头颅。
    现在李悝编著出的法典,就是一部可以适用于大易王朝的法典,或许里面有些条款律法还需要更改,乃至是仔细的推敲,不过,问题都不大,完全可以因具体的情况而进行相应的转变。
    就在这时,一道神光从天而降,直接出现在李悝所在的位置,将那部法典笼罩在内。
    一道话音从天而降,出现在天地间,甚至是出现在整个科举空间之内。
    “考生李悝,历经三年,编著出法典一部,可适用于修士之中,运用于大易王朝,对于整个大易,功在千秋,功在社稷。特许,科举十科中,邢狱一科,满分,积十分。教化积八分。”
    一道无形的天音传递到每一名考生耳中。
    法典自然是与邢狱有关,但一旦完成,对于教化也有着巨大的助益。教化,本身就是在律法的范围之内进行,教化的是人心。律法才能锁住人心。很多学科,本身就是一而二,二而一的关联。
    “好一部法典,果然不愧是法家中的中流砥柱。著名人物,在编著法典上,确实不是其他人能所媲美的。好,好,好,有这部法典在,我大易的律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完善,乃至是最终开始实施。”
    这部法典在完成后,随着神光笼罩,直接消失,再次出现时,已经是在易天行的手中。
    可以看到,这部法典似乎变得十分不同,已经开始泛出神异的光芒,完全被才气所笼罩,充斥着一股法规,规矩的力量。
    仔细翻看下,易天行也不由暗自点点头。
    这确实是一部适用于整个修行文明的法规律条。
    易天行看到,也觉得很是满意,这确实是对大易王朝一处短板的弥补。
    同样,对李悝是谁,也早就有了定数。
    能编著出这样的法典,而且,对于律法,对于大易王朝的各种变化政令结合在一起,做的滴水不漏,能做到这一点的,只有法家中的名人。李悝。
    李悝,本身是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安邑人。可以说是华夏历史上的政治改革家。法家重要代表人物。曾任魏文侯相,主持过变法。
    而且,不仅是刑法上面的才能,其在其他方面,同样具有非凡的才能。当年,在经济上推行“尽地力”和“善平籴”的政策,鼓励农民精耕细作,增强产量。让官方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,荒年以平价售出,以平粮价;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,以防灾荒。政治上实行法治,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,奖励有功国家的人,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。
    同时,他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《法经》,是华夏历史上,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,可以说是开创历史之先河。
    所具有的意义,堪称无法估量。
    后世的律法几乎都是由这一部法经延伸而出。或多或少受到极大的影响。
    “恭贺王上,有这一部法典出世,我大易必将变得更加的有条不乱。有法可依。让大易扩张道路上,再次排除一道障碍。”
    黄承彦笑着说道。
    律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。
    其中,第一个作用就是“定分止争”,也就是明确物的所有权。其中法家之一慎到就做了很浅显的比喻:“一兔走,百人追之。积兔于市,过而不顾。非不欲兔,分定不可争也。”意思是说,一个兔子跑,很多的人去追,但对于集市上的那么多的兔子,却看也不看。这不是不想要兔子,而是所有权已经确定,不能再争夺了,否则就是违背法律,要受到制裁。
    第二个作用是“兴功惧暴”,即鼓励人们立战功,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。兴功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富国强兵,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。
    以前大易的法则法规,对于一个王朝而言,就显得有些粗糙了。
    “恩,开辟运朝,走上修行之路,所开创的王朝,就是修行文明,律法自然不是普通的律法,而是天条。在这次科举之后,汇聚法家人才,结合我大易的具体情况,以这部法典为核心根基,一定要编著出属于我们大易王朝的天条。在天条下,但凡是大易所属,都必须遵守。天条,不容触犯。”
    易天行眼中闪过一抹异色,口中果断的吐出一道话音。
    运朝的律法自然不是那么简单。那是气运相连,天条一旦制定,要想更改,就不是那么容易,甚至可以说,天条一旦制定,很难再更改,可以添加,却很难抹除,除非是运朝之主亲自出手,因为,天条本身就是与气运相连,融入进去,就变成了规矩。一条条天规。
    第987章 科举落幕
    天规是不容轻动的,每次发生变动,都会让整个王朝的气运出现波动,动静太大,并非好事。所以,任何王朝的天条,都是重中之重,慎重再慎重。哪怕是现在得到李悝所编著的法典,一样没有决定直接将法典化为天条的想法。天条,那是王朝晋升皇朝时衍化最为妥当。
    但现在也需要第一时间完善法典,完善天条。
    先以法典作为实验,在王朝中推行,随即,再在实验中,因各种推行过程中出现问题,也可以及时的进行调整,然后再更改成适合的律法规条,无疑,李悝这次编著出的法典,对于整个大易王朝而言,来的太重要了。
    “大易对我李悝有活命之恩。我编著出的法典本身就是为了大易,只要能对大易产生助益,那就是对我最大的赞许。”
    李悝脸上露出一抹欣喜之色。
    别的不说,只为汇报大易,能够得到大易的重视,那就是最大的价值。最让他欣慰的事情,心血终究不会白费。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。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    当然,能因此而得到邢狱的满分,教化的高分,那都是意外之喜,对于他而言,这就是将来进入大易官场的履历。自然是至关重要。哪里会不欣然接受的。
    “李悝,难道是他。若真是他的话,能编著出法典,也是情理之中。这可是法家中的杰出人物。能与其一起科举,同台竞技,真是当快慰平生。不过,科举十科中,可不仅仅只是邢狱,教化这几科,这是一次全面性的考核,一科两科不算什么,总分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    诸葛亮站立在城墙上,听到来自虚空中的传颂,眼中闪过一抹异色。
    对于李悝的名字,他并不陌生,只不过,也没有表露出什么嫉妒的神色。这是属于李悝的才能,甚至是天赋,法典一出,别的不说,在邢狱一科上,没有谁能超越他。法典为邢狱之根本,没有律法,那就谈不上邢狱。谈不上有法可依。所以,这一科,谁都争不过李悝。
    不过,科举考的不仅仅只是邢狱。
    就如同诸葛亮,他可以说是一个近乎全才的妖孽。
    不管是在军事还是在政吏上,几乎都是得心应手。
    一座新月城,短短三年时间,已经在其手中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    可以看到,以前的新月城十分破败,民心不稳,一名名百姓,几乎都是频临绝望,看不到希望,面临凶兽怪物,感觉在下一刻就会葬身凶兽爪牙之下。
    但诸葛亮在接受后,可以说是雷厉风行。
    先是了解城中的具体情况,从城中挑选出德高望重者,一起纳入城主府中听令,给予职位,给予权力,在最短的时间,将城中百姓的民心给稳定下来。
    同时,迅速召集城中青壮男子,组成城防军。上城墙,镇守城墙,在城外,快速挖掘出各种陷阱,作为与凶兽交战之间的一道缓冲地带,一片险地。
    这让新月城在最开始的阶段,能够以最小的伤亡,将凶兽阻挡在外。
    随后,就是大兴内政,城外栽种不了粮食,那是在城内栽种,开辟出一片良田,少量栽种粮食蔬菜,再加上城中原先的粮食储备,让新月城在初期,就得以平缓过渡。
    而后,就是鼓励城中百姓修炼,发放基础修炼功法。可以说是借鉴大易的方式,这种方式,全民修炼,让整个新月城的实力,都能不断变强,不断增长。
    而且,他还涉及出诸葛连弩,虽然没有办法做到如同大易一样,用的是符文战箭,但借助诸葛连弩,以真气真元灌注,杀伤力同样巨大。各种基础设施,也都在日益更新,不断变化。在军事上,甚至是在第三年开始,就不断的用兵,将周边的凶兽进行围剿。不断扩大人族的安全区域。
    对内,更是建立学院。只不过,这不仅仅只是学习四书五经,更是修行学院。这是乱世战争,学问重要,但武力更加重要。
    在商业上,甚至是开辟出一条安全的商路,可以与其他人族城市进行通商。相互交易买卖,互通有无。可以说是每一科的能力,在诸葛亮身上都得到施展。整个新月城打理的蒸蒸日上。已经开始对凶兽用兵。可以说,在各方面都是全能人才。
    “好,李悝,法家代表人物之一啊,甚至是法家正式开始发扬光大的先驱,好,好,好,法为邢狱之根本。这一科败在这样的对手面前,我心服口服。”
    一脸黝黑的包拯看向虚空,喃喃自语道。
    他文思敏捷,眼力心力超出常人,是邢狱断案高手。自问在政吏上,已经做到极为不错的地步,不过,在法典一出,这邢狱一科的魁首他是没有打算再争了。因为根本就争不过,也没有必要再争。
    不知不觉中,三年时间悄然流逝,一晃即过。
    轰隆隆!!
    虚空中传来一阵轰鸣。
    紧跟着,诸葛亮等人就感觉到,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自己从下面朝着虚空摄取过去,一道话音在脑海中响起:“三年时间已到,所有参加科举的考生都将从虚拟空间中离开,星网与考官将会对诸位考生三年中的表现进行评分,十分为满分。至于中途淘汰者。也将完成评定。在某一科具有杰出才能者,都将有机会通过科举。”
    “科举十科,任何一科,评定达到六分者,都可通过科举,而总分最高者,将被定为魁首状元。将得无上荣耀。”
    虚空中,传来星海的话音。
    清脆中带着一丝无形的威严,让人感觉到不怒自威。生出一种无形的压力。
    在虚拟空间中,星海本身就是无上主宰,在这里,她就是无所不能的神祇。
    “科举成绩,将在三天之后公布,悬挂于贡院青云楼上。”
    星海的话音再次响起。
    以星海的能力,自然,要评定这些考生的成绩,并不是什么难事,甚至是只要愿意,一天时间足以完成所有的评定,不过,给出三天时间,也是一种缓冲。对于考生的评定,同样需要主考官的认可衡定。
    而且,定下科举中举名单可不是开玩笑,一旦中举,那就得到大易王朝的气运加身。无形中都能得到巨大的好处,甚至是气运与大易相连。已经休戚相关。不可分割。
    刷!!
    随着这些话音落下,顿时,一股无形的力量下,所有考生纷纷从虚拟空间中排斥吃去。
    再次恢复心神时,已经重新出现在贡院内,考房之中。
    “真是宛如大梦一场啊。”
    诸葛亮端坐在考房内,看着天色似乎与当初进入考房时一样,也不由暗自感叹一声,这不是没有变化,而是已经度过一天一夜,这已经是第二天。
    可脑海中的经历,记忆,却明显告诉所有考生,他们在虚拟空间中已经度过三年时间。那种阅历的丰富,是无论如何都做不了假的。是真正渡过了三年时光。
    心中有恍惚,自然是难免的事情。
    当然,这更是一次莫大的造化。
    平白比别人多出三年时间,如何不是一件天大的造化。
    随即,有捕快前来,让考生离开考场。
    纷纷返回号舎。
    自然有精美可口的美味佳肴在等着。
    这些姑且不说,却说,在考试完毕后,贡院中,诸多官员在快速阅卷,同时,对从星网中得到的评分进行统计,再上报给蔡邕等人,做出最终的调整。
    星网的评定并不是说就是最终的成绩,里面还有增减的可能。
    比如,自品性道德上来评定,最终的评分,有可能会因为这些而有所增减。看你品性差,那最终的评分我就给你少一点。减上几分。这是再正常不过。
    考生没有离开,依旧居住在号舎中。
    但同时,也没有禁止外出。
    这三天中,自然不是完全待在贡院内,而是纷纷在玄黄城内游逛起来,或是三五成群,聚在一起,相互联谊。交流感情。
    当科举结束第二天时。
    黄承彦已经带着一批名单进入王宫。
    帝心宫内。
    易天行接见了他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