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京宫情史 - 上京宫情史 第58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新春佳节之后,两国正式举兵,吃饱喝足过得愉快的夏国,轻易地大胜忧思不断的晋国。夏国的金狼旗一座座插在汾水两岸的州县城池上, 势如破竹。眼见着黄河北岸已经被金狼旗插满, 洛阳隔河相望。
    洛阳是南边晋国是四京之一。洛阳受到威胁,顿时整个南边都快炸了锅。汴京的朝中, 一次次征调人马,拼命赶赴黄河南岸,把守四镇, 调集战船, 连民伕都快不够拉了。天寒地冻的时节,凿了冰又拉纤, 把百姓们折腾得够苦!
    完颜绰每每看着一片大好的战报, 就雄心大起;不过回到帷帐中,开始陪小女儿玩耍, 看她开始会翻身,又能摇摇摆摆地坐着, 心里的火焰就熄灭了——再推进战火,势必是两国之间的惨战。一旦过了黄河,中原地区一马平川,攻不易,守也不易。若不能步步为营,吃下去的骨头就会鲠嗓子,那时候,要么拿下长江以北的所有地方,要么,还不如多要点好处,乖乖退守黄河。
    她这里在踟蹰,晋国方面可不知她是怎么想的。但知李维励调集了所有残存的兵力,从汾州南边的山旮旯里集结出来,打算配合黄河边的援军,破釜沉舟再战一次。
    “区区七万伤兵弱兵,跟我四十万大军抗衡?”完颜绰在作为朝堂的行军奚车上笑道,“以卵击石,不自量力!”
    “放他们过来,等到了并州城下,背腹包抄,一举歼灭。”她指着沙盘,下达了太后懿旨,小皇帝也郑重其事地分发虎符,调遣将军,许诺了功赏,激励得士气一直旺盛的夏国将士个个摩拳擦掌,踌躇满志。
    王药朝堂之上并不做声。但太后下朝之后,他第一个登上奚车,在她的沙盘边仔细地看。
    “我今天的部署,有哪里不对吗?”完颜绰虚心地求教。
    王药点了点沙盘的一角:“这里,我没明白。”
    完颜绰一看,他指的地方是壶关,她笑道:“没碰壶关,还不是为你!反正这样一座小城,将士不过一两万,现在孤悬着,也不成威胁。等两国和谈好后,再顺顺溜溜放他出关就是。不好么?”
    她是一片热心。王药自然知恩,拱拱手却又皱皱眉:“壶关孤悬不怕,怕就怕……”
    他怕的不是没有道理。但斥候打探到李维励一路奔袭到并州附近时,那七万的大支队伍突然凝滞不前,又打探到曲折蜿蜒的山脉谷地中,藏身着晋国的士兵。年还没有好好过,先迎来一阵倒春寒。完颜绰在云州大营里捧着手炉,望着漫天的大雪,愕然道:“李维励还真做得出!这样的雪天,让士兵在没法安营扎寨的狭窄谷地里过活?这得死多少啊?”
    从山谷两头逼近的主意还在探讨中,斥候突然又传来一个惊天消息:孤悬着的壶关,突然城门洞开,杀出一支青布包头,拿刀拿枪与拿锄头镰刀并存的队伍。马匹极少,全靠双腿,在湿淋淋的春雪泥泞地里突然攻袭靠得很近的并州。
    斥候舔着干裂的嘴唇:“举的旗子,上面大大地书一个‘王’。”
    王药已经色变,而周围懂得形势的那些众臣,也无一例外地瞥向了他。
    王药霍然站起身,问道:“那么,出壶关攻袭的人,为首的是谁?”
    斥候摇了摇头,又看了看完颜绰:“现在还不知道,短兵相接了一下,并州刺史记得太后的吩咐,下令闭锁城门,见机行事。抓了几个人进城审问,消息暂时没有传到。”
    帐帷里寂静了好一会儿。完颜绰捧着茶杯啜了一口奶茶,发声道:“这难道是坏消息么?大家坐下就是。”
    确实暂时还没有任何值得惧怕的地方,众朝臣和平日一样,又席地盘坐,有人提议:“现在离并州最近的莫过于耶律将军。发旨让他飞驰到并州城下,几千人大概就能杀这帮子晋国兵一万人。”
    完颜绰瞥了瞥坐在那里闷不吭声的王药,有些心疼他,故意道:“并州城坚,无惧这样小的一支队伍。并州粮食充足,据守一年半载都不成问题。他要做这个跳梁小丑般的英雄,就让他做吧。再看看情况吧。大军劳动,又是这样的天气,我可舍不得耶律将军和他手下的兵!”
    商议好事情,朝臣退尽了,王药依然跪坐在地上的毡垫上,凝视着氍毹毯上的回旋花纹,眉间明明没有颦起,却显出折痕来。完颜绰上前道:“犯愁呢?”
    王药抬头看看她,她正伸出手放在他面前。他无声一叹,拉着她的手,顺势站了起来。
    “去看看阿芍,也许换换心思?”
    王药依言跟着她走,到了后面寝卧用的大毡包里,阿芍已经和哥哥玩上了:她坐在羊皮褥子上,萧邑沣拿小偶人朝穹顶上一抛,她就“咯咯咯”笑着仰倒了,后脑倒在软软的长羊毛上,一点都不疼。萧邑沣笑着说:“啊呀,又倒了。来,求哥哥把你拉起来!”
    小姑娘用谁都听不懂的语言叫喊一阵,萧邑沣听懂了一样,老成地点点头:“嗯,朕明白了,皇妹想要平身。好吧,皇妹平身。”然后拉着妹妹两只小手,把她拉了起来。又晃了晃刚刚接在手里的偶人:“看,他又飞了!”
    “刷”的一下,偶人又飞上穹顶,而小姑娘又傻乎乎地大笑着栽倒在羊毛褥子上。
    完颜绰看得前仰后合,拊掌道:“两个小把戏,淘气得可怎么好?”回头看王药,他目光沉沉,嘴角略勾了勾,一点笑意也没有。她不甘心,抱过女儿放在他怀里:“阿芍,亲亲阿爷呀!”
    阿芍还不懂得啥叫“亲亲”,扒在父亲身上,一笑就流口水,流得王药前襟湿漉漉的。王药爱怜地看看她的小嘴:“阿芍又长牙了?”掏出手绢帮她把口水擦了。但是旋即转头对完颜绰道:“我有些想法。”
    完颜绰的笑容凝在脸上,好一会儿才出声,吩咐乳保和宦官把小公主和小皇帝都带回他们各自的毡帐里去。然后她整整衣服坐下来,好整以暇地问:“说吧,我听着。”
    王药跪坐在她的对面,虽然是坐,显得很是恭敬,他踟蹰了好一会儿才说:“阿雁,我想说说我哥哥这个人……”
    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”完颜绰含着一点冷冷的笑意点头,“你说。”
    “小时候,家塾里王姓孩子们一起读书。我是亲兄弟里的老幺,但堂房里还有几个弟弟,随着我猴天猴地地玩,捉弄先生,上房下河,无所不为,先生的戒尺,父亲的板子,不知道挨了多少!”王药像是浸在很深的回忆里,嘴角含笑,“但是三哥虽然只比我大两岁,却从来不随我们这批小的一起玩。我每次见他,都是在努力读书,读得不算特别有灵气,但是一直努力着,积少成多,也按部就班地考上生员,考上举人,考上进士;从教谕开始,做到州县,再转京官,一步步向上爬。”
    “我曾经笑他禄蠹,觉得他这样子过一辈子,也没有什么意思。他却很认真地告诉我:人生一世,草木一秋,若不为有益之事,人与草木无异;若留一二有用事业,即便与草木同生,也不会与草木同腐。(1)”他的眸子转过来,“我三哥不像我这样喜欢骑马练剑,一直是一心只读圣贤书。这样以文就武,有些奇怪,但也不是绝无仅有的。晋国那里,对文官一向大度,也不会轻易命文臣转武将送死。”
    “所以……”完颜绰已经猜到他要说什么,但还是顿住了,等王药自己说出来。
    王药一点都没有故弄玄虚,直截了当地说:“所以总归是我三哥自己请命来的。至于是报国赤忱还是被逼无奈,却不得而知。既然必须来,那么,不立功劳就是与城同存亡……不……甚至不是与城同存亡,而是要以死殉国!”
    完颜绰盯着他眸子里的水光,荡漾着决绝的神色。她心里一震,未等王药下面的话说出来便抢先伸手捂住了他的嘴。
    两个人彼此凝视着,呼吸起伏,心思宛转,都落在对方眼中。
    “虽然是乱军之中,也不是没有办法活捉。总归叫他们小心一点便是了。”她终于把手挪了开来,并且提出一个建议。
    乱战之中活捉一个人,远比杀掉一群人要难得多,可能要付出多少条人命的代价——好在她统御一国,这点牺牲也付得起。
    王药缓缓地摇头:“但是,只怕未必有用。”
    “试一试。先试一试。”完颜绰劝他,语气里宛如带着一丝丝哀求,“你一定也不是希望他求仁得仁吧?”
    王药一把抱住她,抱得紧紧的,一句话都没有说,热烈地去吻她的颈侧。可他的热烈不同与往常,仿佛是悲怆凝结成的、爆发出的。不知过了多久,完颜绰感觉颈侧有一点点湿,手摸过去,果然是他的泪水。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  (1)向张謇先生致敬。
    ☆、fangdao
    并州城外很快厮杀开一场惨战,城里的士兵冲出城外,围困逼迫城外打着“王”姓大旗的一帮人,先用骑兵把几千人冲散, 再包围成一小群一小群, 步兵跟在重甲马匹之后近前拼斗。因为是贴身肉搏,打得极其惨烈, 这些青布包头的兵卒也相当英烈,有的浑身被砍得都是口子,血肉模糊, 尚撑着最后一口气在战斗。
    而这群人中间围着的一个, 个子高高,看看着清瘦文弱, 虽也拿着一把刀厮杀, 可是那刀舞得全无章法,眼见周围的人一个个倒下, 他也终于被几杆长槊打飞了武器,又被几根槊杆扠住, 挨了几下狠打之后,终于支撑不住,倒在了地上的雪泥里。夏国的小武官骑着马慢慢踱过来,剑指着那人的脸问:“阁下可是姓王?”
    那人颇有刚骨,“呸”地一声吐掉嘴里血与泥沙的混合物,横目道:“我是姓王。”
    “单名一个‘茼’字?”
    那人愣了愣,犹疑了片刻没有说话,不过他不说,对面马上的人也晓得了,笑道:“王大人,请到并州城一叙吧。”
    自然,也没有他同意不同意的余地,槊杆松开,又马上绳捆索绑,勒了嘴,麻袋似的往马背上一丢,俘获回了并州城。
    王茼被扔进一间黑暗的土牢,每日三顿有人往他嘴里灌进牛乳粥和生鸡蛋,就算吃一半吐一半,也能保证一时饿不死。他只有在吃饭时的那些瞬间挣扎着大喊:“王茼一死报国而已,你们不用存着可以劝降我的心思。”然而这话如石入水,完全得不到回应,给他灌食的人一声不吭,完成任务后便抽身离去了。
    他在暗无天日的地方也不知呆了几天,隐隐记得被灌了十来顿饭,终于一天门洞开,光线涌入了很久也没有再次陷入黑暗。他已经浑身无力,被半拖半走地丢进一间干净屋子,绳索解开,衣服剥去,浸入浴桶里粗鲁地刷洗。王茼也已经无力挣扎,只能随他们去。旋即,他被带到一座搭建在城中空地里的巨大、富丽毡包中,中间的矮案上摆满了各式肥甘美味。人的本能,王茼的喉头本能地“啯”地一声,咽下了一口唾液。
    他正在自责之时,满心只是怎样逃避美食的诱惑,浑然不觉有人已经步履轻轻,站到了他的身后。
    “三哥……”
    王茼突然听到这熟悉的声音,他愣怔了好一会儿,硬忍着回头看一看的愿望,冷冰冰问:“来者何人?”
    王药心头苦涩,陪着笑转到他前面去,把自己最可亲的一面展现出来,蹲在王茼面前说:“三哥,是我——阿药。”
    王茼仔细地打量了王药半天,冷笑道:“这是我们家阿药?!是那个说‘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’的阿药?是那个说‘读圣贤书所为何事,从今而后庶几无愧’(1)的阿药?”
    王药被他讥刺着,面不改色地自失一笑:“三哥,这是那个流连美色,被下旨谪贬并州、永不叙用的阿药。”
    大约这回答太厚颜无耻,王茼瞪了他半晌才说:“所以,你背叛国家就是有理的?!”
    王药平静地笑了笑:“三哥,泥犁地狱,我见得不比你少。当年并州战役,我为国效忠不比你少。原本在我们心中,契丹、靺鞨、党项等夷狄之族,就是野兽一般;夷狄之有君,不若诸夏之无。可其实,他们也是人,也要生存,也有七情六欲。贬低他们,只是为了我们自己做错事时好有个理由罢了。”
    王茼愣怔了一会儿,作声不得——他是读书人,岂不知弟弟说得并不错?但是这样的话要是承认了,错又是谁的?
    王药收了些笑意:“三哥,盟约已经签了,想着法儿撕毁,这不是夏国的错。撕毁了盟约,就不能指望着人家不出兵报复……”
    “可是,”王茼终于抗声道,“这毕竟是我们的国家啊!他就是错了,难道我们可以以子民的身份来惩罚他?”
    两下均是默然,有的事,是不为,有的事,是不能。王药叹口气摇摇头:“三哥,这些大道理说了也没用。但是,你是我嫡亲的哥哥,我总不能眼看着你牺牲。”他又殷切地看着王茼:“我不要求你投降,你只管等待,等到晋国投降,再订盟誓,就好顺理成章把你放回去。你不愿意跟我走,你可以在并州隐居;你不要我的钱,你可以找些给人写信、给人画画、教教孩子开蒙的活计。我只求你等一等,好么?”
    王茼惨然地看着他:“阿药,晋国不胜,我也只有一死。”
    王药目光凛冽,几乎想骂他,嘴角抽搐了一会儿,极力平淡地问道:“为何?”
    王茼问道:“你是不是当了夏国的高官?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王茼又问:“你是不是夏国太后的面首?”
    王药“嚯”地站起来,呼吸起伏了几下,才冷笑道:“不是。这必然是晋国方面对我的辱词——我们是夫妻。”
    “夫妻?”王茼反而不可思议地看着他,“女子再醮或有,但太后再醮……是夏国的风俗?你也能忍?”
    王药硬邦邦说:“两情相悦,有何不能忍?”
    王茼笑道:“对。你是阿药,赢得青楼薄幸名,忍把浮名,换了浅酌低唱……所以,但凡美色当前,无不可忍耐之事。”
    王药正色道:“哥哥,不相干的话不用拉扯了!我个人的事,不怕人说,不怕人笑,他笑由他笑!我之想知道,你为何只有一死?难道,为无端开战的一方殉难,也是圣人教化?”
    王茼的笑容消失了,抿着嘴好一会儿才抬眼说:“你虽然被父亲出了宗籍,但临安王家因为有你,名声远扬。朝中大员亲临临安,与父亲和几位叔父深谈。其间那些不堪入耳的话比我今日给你说的要难听十倍。爹爹当时就面无人色,把官府批复、祠堂除名的文书拿给来人看。来人打哈哈说,到底一脉血亲,一人叛国,其他人或有此想,等着将来投奔也未可知。”
    王茼眼睛瞪得血红,嘴角却勾了勾:“爹爹当场说,他愿意以六十岁的耳顺之龄,领兵到黄河边界,亲手绑缚有他血脉的逆子,如其不然,就一死殉国,葬在黄河岸边,等待儿子带领的夏国战马,从他坟头上踏过去!”
    王药已经无法再忍耐心中的委屈,与哥哥互相瞪视着,眼睛里漾着水光:“激将之法,你们都信?!赵王不择手段,也太过歹毒了!”
    王茼“呵呵”笑了两声,伸手把眼眶边快要滑出来的泪花拭了:“阿药,爹爹是读书人,有他的骄傲;赵王要拯救国难,牺牲个把人,也不是不可以理解——就像你们,为了活捉我,多死了多少。而那些枉死的士兵,莫不成没有父母家人?!将心比心,谁也没有比谁高贵多少!”
    他叹口气说:“爹爹的头发本来就花白,赵王的人到过临安之后,那两鬓就和堆了雪似的。母亲又是怜他,又是怜你,见爹爹真个收拾行囊,叫人采买战马、盔甲,两个人前所未有地吵了一夜,大家跪着求也没有用……最后,我来了。我死了回去,意味着我们彼此决裂,你再无亲情,父亲来与不来,你横竖是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了;可我要活着回去,你想一想,接下来怎么办?”
    王药原本是想好劝服三哥的话来的,结果自己被绕进去了。但是他终于还是想明白了,并且惊诧得大脑里一片空白。
    这对他近乎是个死局!
    并不是不能解这个局,但是他做不到。
    王药从云州打马到并州劝解三哥,但他失魂落魄地离开,失魂落魄地骑上战马,失魂落魄地叫开城门。
    随从他的人不敢怠慢,见他提马缰出城,简直是不要命地拼命狂奔,急忙也打马跟在后面。王药似乎不知道去路的方向,只是顺着大道一直向前,马蹄鼓点一样急促,而马上的人素来收紧的脊背,此刻突然松懈得如开水烫过的虾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哥哥犹自跟他说了最后一句,他五内俱沸,没有听进去,可是此刻骑在马上,耳畔是呼呼的风,眼前是一片模糊的景色,一会儿是绿,一会儿是灰,一会儿是褐,一会儿夹杂着碧汪汪的一道,马蹄过去,浑身一阵湿冷。他甩掉眼眶里的水,看清了前头莽莽的山和碧绿的河,也想起了哥哥在他踉跄地临出门前最后那句话:“……何况,你在外这八年,芸菡还在等你!”
    他究竟对不起了多少人?他已经被无常的命运耍得够呛了,为何他的家人也要一起牵扯进来?!王药勒着马,大声对着这山、这河啸叫,发泄自己的愤懑。然而最后,还是他自己虚弱到无力,在马上一阵一阵痉挛的干呕,吐出一点酸水,最后滚到马下,滚了一身稀泥,而抱着脑袋痛哭起来。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  (1)各种引用一概不考虑年份,上下五千年任取任由,嗯嗯。。。
    ☆、fangdao
    并州到云州,快马不过一日夜,但毫无方向感的王药浑浑噩噩行了三天。在云州城外驻扎的皇帝行营里,完颜绰首先接见了送王药回来的人, 这些人不仅瞧着憔悴, 而且眉头紧锁,预先和完颜绰打招呼:“太后, 夷离堇王大人从并州出来脸色就不大对,匆匆交代了安置好被俘的晋国王茼之后,一直打马狂奔, 偏又绕了无数的路, 所以今日方归。”
    完颜绰本能地皱了皱眉,想问什么又憋住了。倒是她手下极会察言观色, 又说:“夷离堇除了伤心, 别无异举。两人在室内,说得也坦然, 一句句我们都听见了。”于是,把王药和他哥哥王茼的对话也一一告知了完颜绰。
    原来是这样的难题, 完颜绰一点没觉得哪里值得为难——她对付她的两个妹妹,只有被牵扯得不能,没有不敢,更没有不忍。兄弟之情应该是怎么样的,怎么会浓厚到这样子割舍不下,她无法理解。
    她决定亲自劝说,并且自信满满,一定说得通。
    可是,见到王药,她惊呆了。他脸色灰暗,眼睛下方一片郁青,浑身像被抽干了似的,步履踉跄,最后居然是扶着毡包中间的立柱才把身子稳住了。
    “阿雁……阿雁……”他喃喃地重复了这两个字半天,眼睛里的水光波涛汹涌,“我不知道怎么办……我不知道怎么办……”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