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唐风流 - 第362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七百九十章夜探丽水轩(下)
    “嗖。”
    李显所进的已是丽水轩最偏僻的房间,实在是没想到居然还会有人在此际到来,尽管不知来者何人,可李显却是没得选择,脚尖一点,头也不回地便纵身而起,有若大鸟般腾空而起,灵巧无比地落在了横梁之上。
    “嘎吱。”
    就在李显刚藏好身子之际,来人已到了房门外,一声刺耳的摩擦声中,两扇虚掩着的门已被人从外头推了开来,灯笼亮起处,一名身着青袍的年轻道士手持着灯笼走进了房中,其身后还紧跟着名神情慌乱的宫女。
    “素素,想死我了……”
    青年道士方一进门,急吼吼地一个转身,连房门都顾不得关,便一把抱住了那名宫女,一边胡言乱语着,一边上下其手地乱摸着,右手提着的灯笼就此坠地都浑然不顾,整一个色中之饿鬼形象。
    “别,诚哥儿,快,快关门,啊,啊……”
    那宫女正自惊慌中,被青年道士这么一折腾,立马就软瘫了,面色红得似欲滴血一般,口中低声呢喃着,双手却是紧紧地抱住了那名青年道士。
    “嘿嘿……”
    一见怀中美人如此配合,青年道士得意地奸笑了起来,脚一踢,已将房门关了起来,手一环,已将那宫女横抱了起来,一个虎扑,便向榻上跃了过去。
    好一对狗男女!
    李显原本以为会是服侍的宫女回房休息,却没想到居然会遇到一对苟合的野鸳鸯,当真有些哭笑不得的,眼瞅着一场春/宫戏就要上演,李显却是没耐心去欣赏,暗骂了一声,身形一闪,人已飞纵而下,双掌如刀般连劈了两下,两道气劲已准确无误地斩在了二人的脖颈上,只听两声轻轻的闷响过后,那对正情急如火的男女已是尽皆陷入了昏迷之中。
    “噗!”
    李显正发愁着如何在偌大的丽水轩中寻找到高宗的所在,如今有了送上门来的俘虏可问,他自是不会放着不用,微一皱眉,手一抖,一道气劲已打在了那名青年道士的人中上。
    “啊,你……”
    那名青年道士乃是栖霞观门下弟子,一身武功自是相当不凡,方一惊醒过来,双掌一轮,身子便要向侧面翻滚而去,只是没等他动作到位,只觉得脖颈处一紧,赫然发现竟已被人掐得动弹不得了,心一慌,抬眼望将过去,借助着地上灯笼的光亮,已看清了李显的模样,大惊之下,张嘴欲呼,反应倒是很快,可惜没等他呼出声来,李显手上只一紧,未尽之言立马就戛然而止了。
    “小道士,你是想死还是想活?想死的话,只管摇头,本宫送你一程,想活么,那就点下头好了。”
    李显的手有若铁钳般死死地掐住了那名青年道士的脖颈,直到其已翻了白眼,这才略微放松了一些,语气阴森地低喝了一声。
    “唔唔……”
    天下间视死如归者自是有的,但绝对不多,这青年道士显然并不在其中,一听有活路可走,头立马点得如啄米小鸡一般,口中更是含糊不清地支吾着,满脸子的哀求之神色。
    “很好,算你识相,说罢,陛下可是在这丽水轩中?”
    尽管青年道士已服了软,可李显依旧不曾有丝毫的大意,手虽是微微松开了些,可依旧扣在了那道士的脖颈上,语气平淡地问了一句道。
    “在,在,呼……,在,呼呼……”
    李显的手劲奇大无比,尽管并未使出全力,却也不是那道士能承受得起的,这一察觉到脖颈处有了松动,青年道士的呼吸立马便急促了起来,但却不敢不回答李显的问题。
    “在何处?说!”
    一听高宗果然还在这丽水轩中,李显的心情自不免微微一松,可逼问的言语却是丝毫不曾松动。
    “在中间寝宫里。”
    青年道士呼吸稍畅之后,应答倒是不慢,只是眼珠子却是飞快地转动了起来,似乎再寻思着脱身之策。
    果然在那儿,嘿,老贼婆还真有够阴险的!
    李显先前在殿顶上时,就已探出主寝宫里有着不少的高手埋伏,对于那青年道士的话,倒是没太多的怀疑,只是对于该如何混进主寝宫,却颇感棘手得很,倒不是怕了栖霞观一众人等的战力,实际上,就算清虚老道这个劲敌也在,李显也有着绝对的自信能战而胜之,问题是此处乃是皇宫,一旦战将起来,必然会惊动外头的羽林军官兵,纵使李显再如何自信,也没把握做到全身而退,一旦稍有闪失,那后果自不是一般的严重。
    “陛下龙体可安否?”
    李显皱着眉头想了想,一时间还真找不到混进主寝宫的良策来,头不免大了几分,只是逼问的言语却并不曾稍停。
    “安,安。”
    李显此问原本只是随口而已,却话才方出口,那名青年道士的身子已是不受控制地哆嗦了起来,脸色更是瞬间一白,眼珠子狂转不已,口中应答起来更是含糊不清,明摆着是在心虚说谎。
    “好胆,竟敢当着本宫的面撒谎,哼!再敢虚言,就是这般下场!”
    李显哪是那么好骗的,这一察觉到那青年道士的反应不对,心头微沉之余,脸色立马便狠戾了起来,手一抬,已如拎小鸡般将那青年道士提溜在空中,空着的左掌一拍,一道已是掌劲迸射而出。
    “噗!”
    掌劲如奔雷般击在了那名昏死的宫女之胸口上,只听一声闷响,那宫女口鼻处顿时污血狂涌不已,手足搐动了几下,已是就此断了气。
    “唔唔……”
    那青年道士身为栖霞观亲传弟子,年纪虽不大,可在进宫之前,也曾在江湖行走过几日,自是见过些厮杀场面,但却从没见过有若李显这般挥手间杀人如割草的,顿时便被吓坏了,浑身打颤不说,大小便更是糊了满裤子都是。
    李显当真没想到这青年道士如此不经吓,被屎尿的臭气一熏,险险些就当场吐了出来,好在内力深厚,急运了几下内息,总算是挺了过去,心中一怒,手中自不免加了几分的劲,登时便扼得那青年道士直翻白眼,双脚狂蹬不已,双手更是拼命地撕拽着李显的胳膊,试图摆脱李显的钳制,奈何彼此武力相差实在是太大了些,任凭其如何拼命,也难撼动李显丝毫。
    “说,陛下究竟如何了?”
    李显怒归怒,却并未打算就这么将此人扼杀当场,一察觉到其挣扎的力道已几近于无,掐紧的手便微微一松,将那道士轻拖在地上,脚一抬,毫不客气地踏在了其脖颈处,口中冷厉地低喝了一声。
    “陛下,陛下……”
    那青年道士虽不是硬气之辈,可好歹是在江湖里滚过的,唯恐说出了答案之后,便被李显灭了口,尽自怕得哆嗦不已,却硬撑着不肯吐实。
    “不说?好,本宫这就送你一程!”
    尽管审过几回的案了,可李显本身却并不擅长问讯,加之此际心中牵挂着高宗的生死,自是不想多费周章,脚下一用力,已是踩得那青年道士脸皮发紫不已。
    “唔唔……”
    气管被压,那青年道士有话也说不出来,只急得将头狂摇不已,双手无助地扒着李显的大脚,眼神里满是惊恐的求饶之色。
    “说出实话,本宫可饶你一命,不说,即刻就死!”
    李显脚下微微一松劲,任由那青年道士急喘了一阵,这才从牙缝里挤出了句阴冷的话来。
    “殿下饶命,饶命啊,我说,我说,陛下,陛下最多还有十日之命。”
    那青年道士在生死间徘回了几番之后,仅存的侥幸心理已是彻底没了,忙不迭地便出言应答道。
    “什么?尔安敢虚言欺骗本宫!”
    一听那青年道士如此说法,李显的心顿时猛地一沉,脸色铁青地瞪了那青年道士一眼,满是怒气地低喝了一嗓子。
    “小的不敢,小的不敢,殿下明鉴,小的句句是实啊,小的实不敢虚言欺君啊,殿下,您听小的解释啊,这事小的可是亲耳听王医正说的啊,小的……”
    李显一怒之下,杀气自是形之于外,那青年道士本就惶恐得很,再被这么一吓,哪还撑得住,忙不迭地便将事情的经过絮絮叨叨地说了出来。
    十天?该死,老贼婆子好狠毒的心肠!
    尽管在惊怒之中,可真话还是假话,李显却是听得出来的,一想起自家老父已是危在旦夕,李显的眼圈不由地便是一红,再一念及高宗就算是死了,还得被武后如此这般地利用着,心中的火气已是抑制不住地狂涌了上来,恨不得即刻提刀杀进后宫,将武后碎尸万段,以泄心中之恨意,当然了,想归想,做却是不能如此做了去,李显狠狠地一咬牙,脚下一用力,已是毫不容情地踏断了那青年道士的脖颈。
    “唉……”
    尽管很想去见自家老父最后一面,可李显却不敢拿江山社稷去冒这个险,无奈之余,也只能是长叹了一声,跪倒在地,朝着主寝宫的方向重重地磕了几个头,而后一挺身,站了起来,身形一闪,拽着两具尸体便向房梁处跃了去……
    第七百九十一章大势所趋(上)
    寅时四刻,风雪愈发大了起来,北风狂号着,有若鬼哭狼嚎一般,鹅毛般的雪片狂野地敲打着瓦面、窗棂,发出一阵紧似一阵的闷响,天寒得慌,纵使书房里已架上了两大铜盆燃得正旺的炭火,却依旧无甚太大的效果,狄仁杰倒还好些,毕竟正直壮年,血气足,可怜年岁较长的张柬之却是遭了大罪了,一张满是沟壑的脸生生冻得铁青,饶是如此,他也不肯去铜盆边呆着,急躁无比地在书房里来回踱着步,眼神时不时地瞟向屏风处,一派心神不宁之状。
    “孟将兄,坐下歇歇罢,殿下不会有事的。”
    眼瞅着张柬之已被冻得不轻,狄仁杰唯恐其受了风寒,这便出言宽慰了一句道。
    “嗯。”
    张柬之可是始终跟在李显身边的,历经过河西大小阵仗无数,又怎会不知李显一身武艺之高,天下罕有可匹敌者,按理来说,就算丽水轩是龙潭虎穴,也断然困李显不住,然则道理归道理,身为谋臣者,又怎能不为主公的安危牵肠挂肚的,正因为此,张柬之除了闷哼一声之外,啥旁的表示都没有。
    “哟,殿下回来了!”
    狄仁杰笑着摇了摇头,刚想着再劝说几句,冷不丁眼前一花,赫然见身着白披风的李显竟已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了房中,忙站将起来,激动地招呼了一声。
    “殿下,您……”
    被狄仁杰这么一嚷,张柬之霍然转回了身来,一见李显已安然归来,紧绷着的心弦顿时便是一松,可再一看李显的脸色似乎不对,不由地又是一惊。
    “嗯。”
    李显的心情显然相当不好,并未多言,只是轻吭了一声,径直走到了上首的几子后头,一抖肩上的披风,沉着脸端坐了下来。
    “殿下,可是不曾探得消息么?”
    一见李显这等模样,狄、张二人不由地皆是一愣,彼此对视了一眼之后,由着张柬之率先出言探问了一句道。
    “父皇将逝,本宫,哎……”
    李显沉默了好一阵子,这才抬起了头来,双眼湿润地长叹了口气。
    “嗯?”
    “哦?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尽管早有预料,可这一听李显亲自证实了高宗将亡一事,两大谋士还是尽皆不由自主地倒吸了口凉气,再一看李显满面悲痛之色,一时间都有些子不知说啥才是了。
    “殿下,事有轻重缓急之分,当务之急是须得定行止方好,唔,请恕老臣多嘴,不知殿下是如何得知个中详情的,还请殿下明言。”
    事情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候,纵使会惹李显不快,张柬之却也顾不得许多了,沉默了一阵之后,便即出言追问起了事情的经过。
    “好叫二位先生得知,事情是这样的……”
    李显到底不是多愁善感之辈,自是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,这便毫不隐瞒地将夜探丽水轩的经过详详细细地述说了一番。
    “原来如此,唔,不知殿下最后是怎生处置那对狗男女的?可能保证瞒住那帮贼子么?”
    李显的语调虽缓,可张、狄二人却是听得胆战心惊不已,尤其是得知武后竟然在主寝宫里安排了埋伏,更是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,只是心惊归心惊,该问清楚的细节,张柬之却是半点都不含糊的。
    “本宫将那二人之尸首尽皆埋在了殿顶的瓦面下,如今大雪纷飞,殿顶积雪深厚,数天之内当不致有变故,至于能瞒得住多久,却是不好说之事了的。”
    李显原本只是想私探一下丽水轩,并没预计到会动手杀人,临去前,倒是想将二人的尸体一并带走,只是面对着外围羽林军的严密防守,李显自觉把握性不大,也就作了罢论,只是小心地将二人的尸体埋在了殿顶低洼处的积雪之下,还真不敢保证能瞒得住栖霞观一众积年老贼多久的。
    “既如此,所有事情就必须紧着去做了,唐州那头可以暂且不管,然,河西、幽州之兵却须紧着先动起来,迟恐有变,还请殿下早做决断!”
    张柬之一向果敢得很,一听李显如此说法,立马毫不犹豫地进谏道。
    “嗯,狄公以为如何?”
    起兵可不是儿戏,一动之下,便是你死我亡之结局,稍不小心,便有天下大乱之可能,纵使李显再如何自信,却也一样不敢掉以轻心,不置可否地吭了一声之后,便即侧头望向了始终默默不发一言的狄仁杰,不动声色地问了一句道。
    “此大势所趋也,当行!”
    狄仁杰平日里行事偏圆滑,可真到了大是大非的关键时刻,却是一点都不含糊,一躬身,慷慨激昂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。
    “好,那就开始罢!”
    李显本就不打算坐以待毙,这一听两大谋士意见一致,自是不会有甚犹豫可言,一拍文案,霍然而起,语气铿锵地下了决断……
    永隆二年正月初一,肆虐了十数日的大雪总算是稍停了些,尽管天依旧阴着,时不时地也还飘下些盐末子,可呼啸不止的北风却是歇了,倒是个赏雪的好日子,陇关都督李敬业一大早就起了,随便用了几口稀粥,便即叫下人们搬来了张摇椅,有滋有味地半躺在暖阁好生欣赏着后花园里的雪景,当真有些风雅无边的意味,当然了,真说到风雅二子,李敬业其实也就只是半吊子水平而已,打油诗估计能凑合上两句,正儿八经地叫他写诗赋的话,那也就是抓瞎的份儿,之所以在这装着风雅,其实为的就一件事——等人上门送钱!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