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之贵妇 - 重生之贵妇 第80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亲爹!”冯腾一个鲤鱼打挺跳了起来,扑过去重重抱住了廖十三。
    廖十三还当冯腾把他认成冯谡了,在卫所里,他的体型与冯谡最像。
    “公子小心!”到处都是金兵,廖十三无暇解释,推开冯腾,继续厮杀起来。
    死里逃生,冯腾激动得全身血液都在沸腾,见廖十三一刀砍一个,他也抓起刚刚掉在地上的大刀,跟着廖十三一块儿杀起来。
    战斗一共持续了两个时辰,金兵逃得逃死得死降得降,魏曕、冯谡率领的燕王西北护卫所共一万六千兵马,也折损了三千多人。
    风雪不减,天也更冷了,将士们撑起金兵留下的毡帐,分批休息起来。
    魏曕、冯谡等将领坐在一个营帐内,刚结束一场大战,都激动得难以入眠。
    冯腾倒了两大碗酒,端到廖十三面前,一碗自己喝,一碗递给廖十三:“廖叔,今日您救了我一命,从今以后,您就是我另一个爹!”
    想看看他要做什么的魏曕,面无表情地收回了视线。
    冯谡的心情很是复杂。
    他就冯腾这一个憨儿子,妻子催促儿子成亲催了好几年了,这小子非要说谁都看不上,结果去年廖十三进了卫所,有次儿子去找廖十三喝酒切磋,回来就告诉他们,说他看上了廖十三的女儿廖秋娘。
    妻子亲自去廖秋娘的铺子前看了看,小姑娘长得是好看,可一个抛头露面做生意的……
    妻子不同意,他也不太满意。
    如今,廖十三救了儿子的命,儿子爹也喊了,冯谡想,也许这就是命数吧,儿子天生该喊廖十三爹。
    想到这里,冯谡也倒了一碗酒,敬廖十三,当然,他只是感激廖十三救下儿子,可没有劝廖十三应了儿子这声“爹”。
    次日风雪停了,四处白茫茫的一片,雪花遮掩了地上的血,只有大量金兵尸体的轮廓隐隐若现。
    魏曕先派出去斥候探查金国逃兵、本朝大军的位置,再让人清点金兵尸首的数量。
    最后得到结果,昨晚一战,金兵死亡四万余人。
    晌午时,派出去的斥候回来了,还带来了燕王的口信,说是燕王已经活捉金国可汗,准备撤兵了,让魏曕也带人撤兵,两军路上再汇合。
    魏曕、冯谡都面露笑意。
    冯腾还有点没打够,道:“皇上不是让咱们灭了金国吗?既然他们可汗都落到咱们手里了,咱们一鼓作气杀去他们的都城,如何?”
    冯谡都懒得理这个傻儿子了。
    崔玉笑着解释道:“金国可汗虽然被我们抓了,都城还有王子留守,必然不会束手就擒,况且,我军真要灭了金国,西边的匈奴也该出兵了。”
    匈奴上次被本朝打怕了,短时间内不敢再有攻魏之心,但也绝不会坐视魏国灭了金国,继续壮大。
    冯腾摸摸鼻子,很是憋屈。
    魏曕道:“动身吧。”
    三日后,两军汇合。
    燕王骑在马上,看着远处踏雪朝他奔驰而来的儿子,面容俊朗而坚毅,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只会跑跑马射射箭的王府贵公子,而是在刀枪箭雨中历练过来的真将军,顿时涌起一腔豪情,偏头问郭啸:“啸天,你看我儿如何?”
    郭啸觉得,王爷不是问他三爷如何,而是要问三爷与他的儿子们相比,如何。
    三爷确实出色,郭啸由衷地道:“三爷英姿勃发,行事果决亦有智谋,看来是尽得您的真传啊。”
    燕王大笑,他这五个儿子,确实老三最像他,除了不爱笑。
    “儿子拜见父王!”
    来到近前,魏曕下马,带着身后的武将们跪下行礼。
    燕王笑笑,叫众将免礼,再询问魏曕那晚的战况。
    魏曕如实汇报。
    燕王很是满意,等正事谈完,魏曕上了马,燕王才上下打量他一眼:“可有受伤?”
    魏曕下意识地看向左臂,然后道:“挨了一刀,好在只是皮外伤。”
    燕王颔首:“是孩子就会摔跟头,是将军早晚都会挨刀,习惯就好。”
    说是这么说,傍晚安营扎寨时,燕王还是来了魏曕的营帐,要亲眼看看儿子的伤势。
    金兵的弯刀十分锋利,好在魏曕穿着的战甲承受了大部分力道,魏曕受的确实只是皮肉伤,没有伤筋动骨,然而那伤口依然够深的,两边的肉都翻了出来,魏曕的胳膊又那么白,看着触目惊心。
    任何一个将军都会心疼自己的兵,何况燕王除了是主帅,还是魏曕的爹。
    从出征后,燕王还没有与魏曕说过什么贴心话,这会儿战事结束了,他也有心情了,一边替儿子换药,一边问:“第一次上战场,怕过吗?”
    魏曕喉头微动,看着父王垂眸专心为他上药。
    上一次父子俩离得这么近,还是父王因拔牙而卧床休养时。
    “不曾怕过,只是做过几场噩梦。”魏曕道。
    燕王笑了:“跟我一样,我第一次上战场,是跟着你皇祖父……”
    那时候,他也只是一个年轻的儿子,是父皇膝下唯一一个文武双全的儿子,跟着父皇一起杀敌,他受伤了,父皇也会过来探望。
    父皇是个大忙人,哪怕父皇一年都没时间关照他什么,来探望一次,便能弥补空缺一年的父子温情。
    直到他就藩燕地,二十来年了,竟再也没有回过京城。
    他只有一个父皇,父皇却有好几个儿子数不清的孙子,他都怀疑父皇是否还记得他的样子。
    上完最后一点药,燕王长长地叹了口气。
    魏曕疑惑地看着情绪忽然低落的父王。
    燕王拍拍他的肩膀,什么也没有说,转身走了。
    等大军退回边关,等了十来日,京城那边也来了旨意,命燕王派人将金国可汗押送京城,朝廷另派官员与金国商谈休战条件。
    边关自有郭啸率领禁军继续驻守,燕王作为藩王,遇到战事他必须出兵,没有战事,则不能带着五万人马四处招摇。
    功成身退,燕王带着儿子与三支护卫军,浩浩荡荡地返回平城。
    大军所过之处,燕地百姓们无不欢呼喝彩,边关几次战事都是燕王率兵击退的,在燕地,百姓们更信燕王,而非京城的皇上。
    到了平城附近,燕王让三个指挥使先率领各自的兵马回卫所,他只带着魏曕、崔玉与一队侍卫进了城门,仪仗简单得仿佛他只是出游数日归来,而非又立了一次赫赫战功。
    街头百姓们照常过着日子,或卖货或买货,当十几匹骏马出现,百姓们也没觉得什么稀奇,等他们意识到领头那人是燕王,燕王等人已经走远。
    “真是王爷吗?不是打了胜仗抓了金国可汗,怎么就这样?”
    百姓人家有书生考了秀才举人,还要敲锣打鼓热热闹闹,王爷竟然一声不吭就回来了?
    “那是咱们王爷经常立功,都不稀罕显摆了!”
    “就是就是,咱们王爷才不是那种沽名钓誉的,做的都是大实事!”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  海公公:王爷,大街上都在夸您呢。
    燕王笑眯眯。
    三日后,海公公:王爷,百姓们安居乐业,已经恢复如常。
    燕王:emmm
    第75章
    这次回平城,燕王不想惊动城内百姓,却提前派人知会徐王妃了。
    家主凯旋,徐王妃自然要带着一大家子人来迎接。
    燕王府仿京城皇宫规制,设有四道城门,其中东华门、西华门、后宰门经常使用,唯独南面的端礼门,只有遇到大事时才会开启。
    今日便是大日子,上至各院主子,下至各房的丫鬟小厮,全都聚集在了端礼门前。
    等了半个时辰,徐王妃朝殷蕙这边看了眼,叫人搬来一把椅子给她。
    殷蕙道谢过后就坐下了。
    她的产期在冬月下旬,此时已经是冬月初了,身子重,坐久了不舒服,站久了更不舒服。
    好在是冬天,太阳不晒,不然一大早就过来等着,大汗淋漓的更得遭罪。
    纪纤纤也站累了,用胳膊肘靠在她的椅背上,低声闲聊起来:“你们家三爷回来的可真是时候,正好能看见孩子出生。”
    殷蕙笑道:“都是托皇上、父王与诸位边疆将士的福。”
    纪纤纤看着她红润的脸颊,似笑非笑:“你这张嘴,是越来越会说话了。”
    殷蕙将食指抵在唇上,朝徐王妃那边看了眼。
    纪纤纤还以为徐王妃看过来了,连忙站直了身子。
    休息够了,殷蕙叫金盏搬走椅子,与徐清婉、纪纤纤一块儿站着等。
    巧了,椅子才拿开不久,王府外面的大街上便传来了强健有力的马蹄声,纪纤纤目光异样地看向殷蕙:“你还能掐会算不成?”
    殷蕙好笑地摇摇头,真是碰巧,就算她重生,也记不清上辈子公爹他们具体是什么时候回来的。
    端礼门外,侍卫们止步,燕王示意魏曕、崔玉跟着他,一起骑马跨过护城河上的拱桥,意气风发地跑了进来。
    燕王穿绛紫色锦袍,雍容华贵。
    左后侧魏曕穿石青色锦袍,英姿笔挺,右后侧崔玉一袭白袍,君子如玉。
    离得近了,魏曕、崔玉先行下马,以示对徐王妃、魏旸等人的敬重。
    殷蕙站在徐王妃后面一排,三匹马跑过端礼门时,她一眼就认清了魏曕的身影,见他端坐马上确实安然无恙,殷蕙彻底放下心来。魏曕离得尚远时,她还能盯着看,现在近了,为了不让妯娌妹妹们看笑话,殷蕙便假装不太在意似的,一心听燕王与徐王妃说话。
    魏曕走过来时,目光在她身上顿了顿,见她望着父王,他也移开了视线。
    “爹爹!”
    衡哥儿突然从几个小兄弟们中间跑了出来,迈着小短腿直奔魏曕,什么礼数不礼数的,他想爹爹了!
    魏曕正准备接住儿子,没想到燕王在前面截住了衡哥儿,将乖孙子高高抱了起来,笑着逗弄道:“五郎只想爹爹,不想祖父吗?”
    衡哥儿看看祖父,点头道:“想了。”
    燕王:“那你为何先喊你爹,不喊祖父?”
    衡哥儿眨眨眼睛,一本正经地回答道:“祖父在跟祖母说话。”
    孙子机灵,燕王更喜欢了,揉揉衡哥儿的脑袋瓜,转身交给魏曕,他则把大郎几个叫了过来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