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世 - 两世 第389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原来虽然也有些医会,但大多是本地大夫们自发发起。一个人能不能行医,也没有一个官方的标准。或有庸医误事的,因为此时的水平不足,界定也困难,很多时候都难以判定。所以常常有御医被借到各地去判案的。
    齐田问了才知道,御医里还有个叫‘死官’的。说是管死人的。虽然享受的是宫中奉养,其实常年也不在宫内,不是去了这里,就是去了那里。昨天才刚刚返回都城。
    一说太后要见,他十分吃惊,不知道是为什么事。
    齐田这里等了半天也不见他来。叫椿去问,原来宫人正接着他在外面熏艾,还拿了无根水浇。天气已经转凉,人哪能这么浇的。椿叫她们快停了,又叫死官去换了干衣裳带进殿去。宫人知道办错了事,连忙给他赔礼。他还笑“不妨不妨,我本来就晦气。”
    这任死官很年轻,是上任带出来的,上任去世,便有他继承。两个人也并不是亲戚“没有哪个愿意自己家的人愿意做这个。”大概是唯一一个虽然是‘世袭’却是总由外人来袭的职位。
    问他做些什么,在太后面前他一开始还有些犹豫,只说是“但有大夫涉案,臣就得去看药方子。”虽然到处都有大夫,但不能做为官员判案的依据,要有官职在身,随时可以查证的,做出证言才能有效。
    后来见齐田并不忌讳,才说有时候还与本地仵作一道验尸什么的。把自己经年做的记录奉来给齐田看。随身带着许多典籍都是往昔前人留下来的。“传到这一辈,已经有许失传的。师傅教徒弟,总是留一手。虽然说是保证的师傅的地位,却也使得很多技艺都没有了传承。”
    送走了死官齐田又叫了苏任与其它辅臣来。
    一说是医馆的事,官员们都很诧异,不知道齐田怎么留意起这个来配角人生。
    不过商讨完了出去,便是关阁老也有些触动。对身边的人说“你们也长些志气吧。”
    可这也不是件小事。就这样翻来覆去过了九月,就又是科考的时候,朝廷这才颁布政令,各府轮番开医考,由御医馆出试题,过考者方能登记入册,直到年末为止,开年后大夫无证不得行医。又出了各种细则。
    引起了轩然大波。庶民只有叫好的。正经大夫们也不惧,只是有些人嫌麻烦罢了。想想能把能力不够败坏名声的剔除出去,也觉得麻烦就麻烦一回,也值得。
    这次关阁老这边到没有什么异议,毕竟这件事从头到尾他都参与其中。但有异议,也在宣室跟苏任辩过了。他算是看出来了,太后这个人,到真是没有偏心哪一边,只要你有道理,那她就是你这边的。全然不管党争之事。便是对她这个年轻女子有些不服,但在这件事上也不得不佩服她。
    既然是这样,各派都开始狂揽人才。
    关先生学馆里是没有人去的,毕竟那边是苏党的老家。
    其它几个出名的学馆和国学馆里出众的人才,时时都有人在收罗。
    九月科考开始时,齐田带着静公主出去转,就发现各学馆的场景简直如同‘安利’现场。放到现代就是赤果果的社团招人。
    椿吓了一吵,对齐田说“娘娘,他们这样行事……”
    齐田说“有人的地方就有党派。”七人宿舍里面还要分出两三个小团体呢。可只要是有益正面的,便是于国于民有利的。就如同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。
    “那万一……”
    齐田也明白她的意思,恶性竞争也是有的。说“就像一看就知道会长坏的枝桠,冒出苗头的时候立刻剪掉。”不使它长成为歪风。气氛的形成,也会影响身在其中的人。
    “恶瘤再大,也不要怕挖了会痛。征兆再小,也不要因此而轻视。我懂得不多,大概是这样的道理吧。”
    静公主仿佛听懂了,应声说“母母说得对。”
    惹得齐田笑起来。
    椿说“总之在大公主眼里,娘娘什么都是对的。”
    静公主说“因为母母就是对的。”小脸粉嘟嘟。
    她现在走着,都不要人抱,以为自己是大人。每天还要坚持教阿弟读书,生怕他生得太蠢。也不管他那么小一丁点,听不听得懂。
    宫人都被她笑死。她却每天认真得紧。
    苏任站在齐田身后,原本想要上前招呼,听到她们的说话,这时候被触动,默默停下步子在原地站了一会儿。
    还是齐田回头看到他,笑问“你也来看热闹?”
    苏任这才上去,因为四周都是人,齐田穿的是便服,到也不行大礼。说科考进场那里吵了起来。有个叫高阿巧的小娘子,非要进去考试。
    苏任出来就是往那边去的。
    第186章
    两世 第186章
    齐田跟苏任一道过去。
    才走近就看到入场的地方已经被挤得水榭不通。其间大多是等着入场的仕子,有面露不耐烦的,也有在一边看热闹的,到却没有像菜市场似地吵闹。
    除了外围看热闹的庶人低声议论,就只听到中间一个小娘子的声音“自来就无明文判定女子不能入考,我为甚不能考?你若拿不出条律法来,就该让我进去。”
    有待入场的学子嘀咕“这还要律法写来吗?自来就不是小娘子做的事。”
    也有人唯恐天下不乱,在一边起哄,调侃“这样的大事,当有律可依。即拿不出来,可见并无条文为凭,怎地不能放人进去?”
    阿巧身边那个脸涨得通红的仕子一直想拉她走。大概是关先生学馆的。
    她却不肯,非叫拦着自己的人讲出为什么自己不能考来。
    拦着她的是个小吏,喝斥“你是哪一家,这样不守妇道!”
    她挺着胸道“我怎么个不守妇道了?我行得端做得正,不偷不抢,不做暗事。”
    “三从四德你却不晓得吗?”
    “三从四德从哪本书上写的,你拿给我看。”
    那小吏大怒“不知羞耻,女德没有读过?”
    家境好些的自然是知道,家境不好的且顾着讨生活哪顾这个。虽然也把‘三从四德’‘在家从父,出嫁从夫,夫死从子’放在嘴上教训女子,可自己且字都认不全,哪里知道女德写了什么。
    庶人有驻足来听的,直向同伴打听女德是什么书。同伴中有知道这本书的,都算是有见识了“就是写来给女子读的。要照着上头做人才算有德性。”
    “呀,竟有这样的书。”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