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旌旗 - 第187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于是关羽立即安排关平和与马良带领大部队先行一步,走穰县取道阴县、筑阳、山都赶赴襄阳。
    从地形上看,阴县和穰县襄阳大约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,也就是说,取道阴县,路程要多出一倍来。但关羽也没有办,穰县至襄阳之间没有其他县了,也就是说,没有可以补给粮草的地方。
    关平带着两万多军队先行一步,太史慈和曹仁不可能看不到,两个人立即聚到一起商议对策。
    其实也没什么好商议的,第一是两个人合力做掉关羽,第二是一个人缠住关羽,另一个人继续追杀关平。
    如果理性的比较一下,第二个选择更为合理。太史慈和曹仁任意拿出来一个,都足以当做关羽的对手,将近三千骑兵对付关羽的五千精兵卒,也能占据上风,这样了一来,另一人就可以从容的追杀关平了。
    追杀逃兵,兵多兵少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。
    但是,太史慈和曹仁都选择了第一种办法,原因很简单,两个人终归不是一家人,还是各怀戒心的。所以两个人只用了不到一分钟,就达成协议,关平可以跑,但关羽一定要死在这里!
    想想看,太史慈正意气风发的追杀关平,曹仁却突然不跟关羽缠斗了,关羽一下子就能截断太史慈的后路,与关平两下夹击,打太史慈一个半身不遂。同样,曹仁也信不过太史慈了,所以,两个小人只能把屠刀放到关羽身上了。
    对于关羽来说,穰县的地势真不怎么样,不但地势平坦,想要进入穰县,还要渡过济水(支流),这对骑兵来说,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杀场。
    关平的大部队正组织渡河,济水两岸、人马嘈杂,依照关平渡河的速度来推算,估计得一直忙活到今天晚上。而关羽的五千兵卒拦在渡河军队之前,太史慈和曹仁各自率领三千骑兵,在关羽军阵的斜前方列阵。
    两个人并没有直接冲杀,而是每过一段时间,就试探性的发起一次攻击,用弓箭杀敌,采取一击即退的办法。
    这不是为了杀多少人,而是为了让关羽的兵卒一直处在精神紧张的状态,加速消耗敌军的体力。
    而没有太史慈和曹仁的骚扰,关平渡河还算顺利,到了太阳要落山的时候,堪堪渡过了济水。也就在这时,太史慈和曹仁动手了,这一次,两个人是真动手了。
    太史慈带领三千骑兵绕到关羽军阵的后方,一次冲杀就将关平剩余的兵卒斩杀殆尽,而曹仁则率领三千兵卒在正面冲击,直接杀进关羽的军阵。
    这不是曹仁高风亮节,主动承担正面任务,而是因为曹仁的骑兵中还有几百虎豹骑,这些重甲骑兵是正面冲击的好手。
    关羽的主力部队是五百校刀手,这五百校刀手对付轻骑兵还行,能仗着力大刀沉,拼的不落下风,但遇见蛮不讲理的铁甲重骑,可就吃亏了。重骑兵用的都是一丈多长的长矛,人马还没到,长矛就撞在五百校刀手身上。
    之所以用撞而不是用刺,是因为重骑兵的长矛并不锋利,矛尖很钝,杀伤敌人主要靠的是战马的冲击力。
    一击之下,关羽的五百校刀手就被重骑兵撞得满天乱飞,在天空中飘洒出一片血雨。
    避过长矛的校刀手也不好受,就算他们能劈中战马,也不能将披甲的战马一刀劈倒,随即就被疾驰的战马撞倒在地。传说中的砍马腿更是痴人说梦,人的眼睛根本就捕捉不到马腿移动的痕迹,一刀下去,十有八九会砍空,结果就是被接踵而来的马蹄踩成肉泥。
    重骑兵就像凿子一样在关羽的军阵中冲开一道缺口,随即而来的轻骑兵洪流一样涌了进来,四处开花,向外冲杀。
    当然,关羽的兵卒也不是乌合之众,在关羽的调教下,这些兵卒也很有战斗力,立即展开拼死搏杀,与曹仁的骑兵战作一团。
    与此同时,后队的太史慈也调过头来,开始分割关羽的军阵。
    重上往下看,关羽的军阵就像一个实心圆,曹仁的骑兵已经插进去三分之一,正在向两边厮杀,意图冲散一部分实心圆。而太史慈的骑兵则贴着另一个半圆切割,就像流水在冲刷砂石一样。
    随着时间的推移,关羽的军阵越来越小,在军阵的外围,到处都是兵卒和战马的尸体,这些尸体被战马践踏的血肉模糊,惨不忍睹,不过从衣甲上开能看得出来,其中大多数都是关羽的兵卒,
    见到战局已定,一直在军阵后方指挥作战的曹仁忽然策马而出,挥刀直取关羽,同时高声喝道:“太史慈……我缠住关羽,你速速前来助战,今天一定要将关羽斩杀在此。”
    太史慈闻言答应一声,将兵卒交予副将指挥,自己带着一队亲兵狂飙直进,直奔曹仁的方向杀去。
    关羽被二人气的怒目圆睁,怒喝道:“曹仁,来来来……关羽的人头在此,有种来拿!”
    曹仁冷笑一声,手中钢刀连闪,斩杀了十余名敌兵,顷刻之间就冲到关羽身前,厉喝一声,一刀劈下,与此同时,曹仁跟上来的亲兵也对着关羽一阵乱砍轮杀。
    关羽毫无惧色,青龙偃月刀自下而上,猛地向上一挑,撞在曹仁的钢刀上,顿时调开曹仁的钢刀。紧接着关羽的钢刀横扫,在身前划出一道凌冽的青光。
    曹仁在马前竖起钢刀,登时拦住关羽这一刀。但曹仁拦得住,曹仁的亲兵可拦不住这一刀,关羽的爆发力太强了,被曹仁阻拦了一下之后,刀光余势未散,斩断了无数袭来的钢刀长枪。
    数名曹仁的亲兵被刀光掠过,顿时被截为两段,血洒马前。
    曹仁看得目呲尽裂,被关羽斩杀的亲兵可都是跟着曹仁一刀一枪打出来的,基本上都是曹氏族人,而不是后期招募的兵卒,死一个曹仁都心疼。
    于是曹仁厉声喝道:“你们闪开……待我自己对付关羽。”
    “哼……”关羽冷哼一声,曹仁的武艺他很清楚,照自己比还要差上一些,甚至比太史慈还要差上一些。所以关羽拿定主意,一定要在太史慈赶到之前重创曹仁,不能落到以一敌二的地步。
    第四百零四章关羽弃马逃生天
    但关羽想的挺好,还没等他出手,面前就出现一团刀光,曹仁已经抢先出手,耽误时间嘛,攻击和防守的效果是一样的,而且攻击更安全一些,曹仁也不傻。
    关羽急忙挥刀抵挡,说实话,关羽本来就不是擅长防御的人,所以一阵厮杀下来,关羽也没找到反击的机会。时间对于关羽和曹仁来说一样重要,就这么一小会儿的功夫,太史慈已经提枪杀了过来。
    没有任何的犹豫,太史慈手腕一抖,钢枪发出嗡嗡的响声,一枪刺向关羽的腰肋。
    骑在马上作战,腰肋这个部位是最难抵挡的地方,关羽费了好大的力气,才挡开太史慈这一枪,可紧接着曹仁的刀就到了。
    关羽顿时落到下风,在两个人的夹攻之下,还不到五十招,关羽就汗流浃背了。
    能在太史慈和曹仁的夹攻之下,保持不败的也就是天赋异禀的吕布了,这需要力气和技巧的完美融合,关羽还差的许多,如果不是太史慈和曹仁都有一点小心眼,害怕被关羽临死一搏拉下水,关羽现在早就该受伤了。
    关羽还能勉力支撑,但关羽的五千兵卒可支持不下去了。
    太史慈和曹仁放弃指挥军队,一心一意的要至关羽于死地,但两个人都带着副将呢,胜券在握的情况下,由副将来指挥军队一点问题也没有。
    但关羽的军队不行,关羽是断后的,手下根本就没有将官辅佐,被太史慈和曹仁缠住之后,军队顿时失去指挥,被杀的四分五裂。其实这也是迟早的事,就算有关羽指挥,五千步兵也绝对不是六千骑兵的对手。
    见到关羽形势危急,关羽的亲兵一窝蜂的冲了过来,想来解救关羽,曹仁和太史慈的亲兵上来阻拦,双方顿时乱作一团。
    众所周知,关羽这个人有些傲上慈下,也是说关羽对士族不大看得起,对待百姓和普通士卒却很和蔼,这是一个很好的品质。
    所以,关羽的亲兵对关羽忠心耿耿,哪怕是牺牲性命,也在所不惜。
    当敌人完全抱着送死的心态来作战的时候,太史慈和曹仁的亲兵也无能为力了,不是他们打不过关羽的亲兵,而是关羽的亲兵根本就不和他们交战。
    关羽的亲兵策马狂奔,根本不袭来的刀枪,直接就在马上一跃而起,张牙舞爪的向太史慈和曹仁抱去,同时还大声喊叫,让关羽快些逃跑。
    曹仁挥刀连斩,将好几名扑来的兵卒斩为两段,半空中顿时血雨飘洒。曹仁被泼洒下来的鲜血内脏阻挡了视线,出手稍有偏差,一刀之下,只斩断了一名兵卒的双腿,却被这名兵卒拦腰抱住,一口咬在肩膀上。
    兵卒的牙齿当然咬不透铠甲,但确实让曹仁的行动受到了影响,曹仁厉喝一声,一肘砸在兵卒的脊背上,将关羽的亲兵砸的骨断筋折,死于非命。
    太史慈也不好受,长枪乱刺,虽然也杀死了好几名扑过来的兵卒,但也被一名重伤的兵卒抱住马腿。
    这名亲兵抱住太史慈的马腿,还断断续续的喊道:“关将军……快走啊……”
    关羽看的两眼含泪,却只能狠下心肠来,代转马头,向济水逃去。太史慈和曹仁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了,呼喝一声,将纠缠的关羽亲兵甩掉,直奔关羽追去。
    现在是盛夏时节,济水波涛滚滚,深达数丈,战马根本不可能淌水而过,如果游泳过河的话就要脱去铠甲,可没有了铠甲护身,容易被羽箭所伤,所以关羽沿着济水奔逃,一时间也找不到过河的办法。
    三个人马快,转眼间就将身后的兵卒摔开,沿着河岸一路狂奔,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。
    赤兔马虽然神骏,但一来十分疲劳,二来关羽连人带刀近三百斤,也甩不开太史慈和曹仁的追赶。
    太史慈一心想要至关羽于死地,见到短时间内追不上关羽,立即拿出弓箭,对准赤兔马射去。
    射人先射马,擒贼先擒王,太史慈的决定十分争取。关羽无奈之下,只得会审拨打箭矢,却被曹仁几步就追赶了上来,对着关羽的后心就是一刀。
    关羽和曹仁拼了几招,太史慈就赶了上来,和曹仁双战关羽,在河畔杀的难解难分,砂石四起。
    打了一会,太史慈和曹仁的亲兵也陆陆续续赶了过来,关羽本来就不是太史慈和曹仁两人的对手,见到二人来了援军,更是心慌意乱,十分的本事只能用处七八分来,拼着挨了太史慈一枪,再次夺路而走。
    就这样打打停停,不到一个时辰,关羽就浑身带伤了,赤兔马的腿上也被太史慈射了一箭,行动愈发迟缓,眼看就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。
    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济水对岸划来一条小船,上面站着七八名手持弓箭的兵卒,为首一人正是带兵先行的关平。
    原来关平带兵先行一步,却放心不下关羽,将军队托付给马良,自己寻了一只小船,沿河岸来寻关羽。其实关羽要是不跑的话,关平早就能找到关羽了,但关羽和太史慈曹仁二人打打停停,沿河跑出十余里,所以关平到现在才堪堪赶来。
    关平见到关羽形势危急,就要上岸去助关羽,身边的兵卒急忙劝道:“少将军不可冒险,只要用弓箭射杀太史慈和曹仁,关将军就可以趁机脱险了。”
    关平闻言点头称是,将小船撑至岸边,拈弓搭箭,对着太史慈就是一箭。
    太史慈只得招架,抬手用长枪挑飞关平的暗箭,但就这一么一耽搁,关羽用出全身的力气,一刀劈开曹仁,策马就像河边奔去。
    曹仁提马便追,又被关平射了一箭,就已经追不上关羽了。
    关羽来到济水边上,牵着赤兔马就往小船游去,这边太史慈挽起硬弓,对着河里的关羽就是一箭。
    记得关平大叫一声:“父亲小心。”
    可关羽人在济水之中,身上还有铠甲累赘,竭力扭动身子也没避过这一箭,被太史慈一件穿透了手臂。关羽痛呼一声,一下子沉了下去,关平这边顿时跳下三名水性精熟的兵卒,去救关羽。
    曹仁见到太史慈一箭射中关羽,也毫不示弱,抽出弓箭就奔着关羽射去。
    那边的关平也用围魏救赵之法,用弓箭骚扰太史慈和曹仁,在关平的掩护下,三名兵卒终于救起关羽,爬上小船,但也有两名兵卒被太史慈和曹仁射杀,沉尸河底,就连关羽的赤兔马也顾不上了。
    关羽九死一生,逃过济水,太史慈和曹仁也不敢再追了,过了济水,就真是关羽控制的地盘了。
    虽然没至关羽于死地,不过两个人也算大获全胜,斩杀了近万荆州兵卒,还得了关羽的赤兔马和青龙偃月刀。
    打扫战场,太史慈一箭射中关羽,功劳大些,挑了赤兔马,曹仁虽然也拿了青龙偃月刀表功,但这刀真心没什么用,除了关羽,没人会用。
    两个人带着兵卒回到许昌,接着等待李重和曹操的消息。
    李重和曹操几乎同时得到关羽放弃许昌的消息,经过一番思索,李重给太史慈下了这样一个军令:如果曹仁不攻打许昌,那么咱们也不动手,就在许昌城下驻扎。这也算是间接地向曹操示好,保持盟友之间的信任度了。
    当然,有一点曹操不知道,那就是刘封早就李重眉来眼去了。
    一代奸雄曹操也有很强的大局观,给曹仁下达了一个差不多的命令,不过曹操也留了一个后手,就是叫曹仁派人偷偷联系许昌的刘封,至于联系刘封的目的吗?想必不说大家也能猜到。
    当然,就在曹仁联系刘封的第二天,刘封就暗地里告知太史慈了,太史慈虽然赶到有些可笑,还是非常严肃的告诉刘封,让刘封对曹仁虚与委蛇。
    差不多的时间,刘备关羽终于带着两万来军队回到襄阳城中,不过关羽也不好受,手臂被太史慈射了一箭,再被河水侵泡,就有些肿胀了,颜色也有些发黑。按照现在的话说,就是伤口发炎了。
    刘备得知关羽赶到襄阳,立即派马超突围,到襄阳去筹划粮草。不过刘备这时考虑的有点不周全了,他没说自襄阳领兵救援,谁做主将,只是告诉马超,如果关羽伤势痊愈,就让关羽领兵,如果关羽伤势未愈,就让马超自己带兵。
    刘备说的轻松,可是不知马超心里已经愤懑异常了,马超的想法很简单,刘备你这说的什么话?难道我马超就不如关羽吗?
    虽然马超很是气愤,但也没说出来,答应一声就领兵出城了。
    曹操虽然对刘备派兵突围有所准备,但也架不住马超怒气爆棚,战斗力飙升,再加上曹操本来对马超就有点心理阴影,几次冲杀下来,就被马超突围而去了。
    在这里要补充一下,刘备的战略计划比较小心,不是分兵救援采石矶和江陵,而是先集结兵力救援江陵,打退曹操之后,再出兵采石矶。当然,刘备也有将立足未稳的李重赶出江东的心思,只不过没敢说出来罢了。
    第四百零五章夺帅印二虎相争
    襄阳,南依荆楚,北通宛洛,西连川蜀,是荆州的第一大城,也是江南第一军事重镇,后来的南宋,就是依靠襄阳抵抗元蒙的。
    而现在,关羽就端坐在襄阳的帅府之内,让随军的郎中给他治疗手臂上的伤势。
    此时关羽的手臂已经消肿了,对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来说,能不截肢,就算是万幸了,太史慈的羽箭可不是普通的羽箭,箭镞锋利,这个射穿了关羽的手臂,伤口也很大。不过关羽的手臂依旧不能过于用力,郎中给关羽包扎好伤口,叮嘱几句,就躬身退了下去。
    关羽这才冲着马良和关平说道:“你二人速速整顿兵马,等我伤势稍好一些,就前去江陵救援主公。”
    马良点头道:“将军不必心急,虽然现在曹操围困江陵,但只要将军镇守襄阳,曹操就不得分出一部分精力对付将军你,这样一来,主公的压力就小了许多。依马良看,就在这几日,主公就会派人突围来襄阳,和将军商量如何对付曹操。”
    “季常所言极是!”关羽点了点头,问道:“那么季常认为,主公会派谁来襄阳,会如何布置救援江陵一事,你我早做些准备,也省得措手不及。?”
    马良沉吟半晌,慢慢说道:“突围的人选不难猜测,除了陈到将军,就是马超将军了,不过马良认为,马超将军前来的可能性要大一些。战略吗……或者将军全力救援江陵,或者兵分两路救援巩固采石矶防线。”
    马良的想法和关羽差不多,关羽闻言点头道:“季常所言与关某不言而合,即是如此,关平你负责筹备粮草一事,务必要做到兵卒衣食无缺。”
    关平急忙领命应是,关羽又接着吩咐道:“季常,你再招募一万兵卒,备齐衣甲兵刃,再准备些战船,以备不时之需。”
    马良也领命应是,关羽这才退到后堂养伤去了。
    就在关羽和马良商议军情的时候,马超带着两千兵卒过了当阳长坂。前方一片坦途,也没有曹操的伏兵了,马超将将步兵留下,自己带着骑兵,风驰电掣一样赶赴襄阳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