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旌旗 - 第189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关平看了一眼关羽的脸色,结结巴巴的说道:“可是,马超刚刚打伤了父亲,还让他领兵作战,是不是……太过示弱了?”
    关羽皱眉道:“什么时候了,你们二人还计较此等小事,不知道主公在江陵有多危险吗?还不快去。”
    见到关羽发怒,马良和关平只得分头行动,马良去见马超,关平去将军队中的亲信抽掉出来。这是必须要做的,每个领兵大将都会在军队中安插一些亲信,好方便指挥军队。关平不把关羽的亲信兵卒抽掉出来,马超出征的时候,这些人很可能为了给关羽报仇,拖马超的后腿,别指望普通兵卒会有多高的觉悟。
    见到马良前来交付兵权,马超似乎忘了刚才的不快,很是痛快的答应下来。
    马超不急是不急,但能早一日取得兵权,马超还是很乐意的。这里解释一下,亲兵是亲兵,亲信是亲信,亲兵的地位和下人差不多,不过更得信任罢了。亲信就是军队里的中低级军官,这些军官是没什么政治立场的,他们看人只看一点。
    那就是跟那一个主将能打胜仗了,跟废物打仗就不用说了,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把小命搭进去了。跟常胜将军打仗就不一样了,打胜仗总要升官发财吧,就算功劳不大,打扫战场的时候总能藏点私货的。
    马超抢夺兵权就是为了取得这些中下层军官的支持,办法也很简单,打过几次胜仗就可以了,当然,恩威并施的道理马超也懂。
    雷厉风行的整顿好军队,马超带着两万兵卒离开襄阳,直奔当阳而去了。路上也没有曹兵拦路,到了第五天,马超来到当阳驻扎下来。
    过了当阳长坂,就是江陵地界的,也就是说,马超的军队已经进入战场了。
    自从马超突围之后,曹操就知道襄阳早晚会来援兵的,但曹操也没有特意做出布置,实际上曹操也没有什么好布置的。
    想要截断襄阳的援兵很容易,打下当阳县就可以了,但是,打下当阳容易,守住当阳却很为难。
    这么说吧,曹操让夏侯惇驻守当阳,要带多少兵马呢?派兵多了,曹操围困江陵的兵卒就不够了吗,派的兵少,万一被襄阳的援军一口吃掉,岂不是白白浪费兵力。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曹操根本就不知道,马超会带来多少援军。
    所以曹操只能后发制人,看看襄阳来多少援军再说。
    夏侯惇只带了一万多兵卒,堵住当阳要到,与马超一战。不过马超并不知道,曹操并没有给夏侯惇下达必胜的军令,能挡住就挡,挡不住夏侯惇也是可以撤退的。从关羽离开许昌开始,曹操的心思就已经不再江陵身上了。
    现在分兵抵挡一下马超,曹操只不过是想最后试一下而已。
    与此同时,扬州的李重也抱有这个心思,不过李重的形势就比曹操要好多了。李重可以试着攻打一下采石矶,打不下来也没有关系,好好休养生息一下,筹备些粮草,李重可以选择在陆路攻打豫章郡等地的。
    另外许昌也在李重的计划之内,李重给太史慈的军令也很简单,如果曹操不攻打许昌,太史慈就带兵驻扎在许昌城下,和曹操保持盟友关系。如果曹操抢先动手,那么太史慈也立即攻打许昌。
    其实攻打这个词不怎么准确,直接招降刘封就可以了,招降刘封这件事李重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。
    不过李重也不想和曹操2弄得太僵,必要的事,太史慈可以把宛城送给曹操的。
    事情的发展也和预料的差不多,在马超的猛烈攻击之下,夏侯惇确实抵挡不住,只得退兵回到襄阳。而马超也紧跟着来到江陵,和城内的刘备相互呼应。
    马超和刘备加起来有四万兵卒,又占据守城的优势,曹操真打不下江陵来,所以曹操只能选择退守夷陵,自己带兵回转中原,争夺许昌。
    曹操想要回转中原,需要取道汉中,绕很大一个圈子,至少需要数月的时间。这个时间太长了,所以曹操直接派斥候偷渡汉水,给曹仁送信,命令曹仁攻打刘封。
    曹仁一动手攻打刘封,太史慈也紧跟着动手了,结果可想而知,太史慈不费吹灰之力就占据了许昌,气的曹仁差点没吐血身亡。恼羞成怒的曹仁立即派兵攻打太史慈,但双方实力相差无几,太史慈甚至还要略高一些,曹仁进攻未果,只得愤愤而退。
    占据了许昌之后,陈留就不需要那么多兵卒驻守了,趁着曹仁退兵之际,太史慈立即在许昌抽掉了两万兵卒过来,至此,太史慈在许昌宛城一线已经有将近四万兵卒了。这个数字是加上刘封手下的兵卒的,没过多长时间,李重的军令也到了,李重这倒军令倒没什么值得注意的,只是安抚一下刘封而已。
    看一看李重现在的形势,占据了丹徒之后,李重立即四处出兵,攻打吴郡各县,战事进展的也极为顺利,很快,李重就打了秣陵,也就是今天的南京。
    继续让程普鲁肃等人治理会稽,李重将大部分兵卒都聚集到秣陵,准备攻打石城和采石矶,石城是陆路,采石矶是水路,这两个战场距离极近,可以看做是一个战场的。
    李重的水军加上陆军,大约有八万人上下,其中水军不到两万人。而张飞这边兵力要烧的多,水军一万五千余人,由刘备刚刚请出来的王威率领,石城的守军大约有两万人,不过这两万人都是张飞东拼西凑的兵卒,战斗力十分低下。
    可以这么说,在水军上,处于守势的王威稍稍占据一点上风,甘宁的兵卒虽然多一些,但兵卒的战斗经验接近于零,怎么说也比不上王威。
    陆军就不用说了,张飞如果不是在石城里面,有城墙作为依托,李重一个照面就能全歼了这些乌合之众。但张飞也不怕李重,没有了曹操的牵制,刘备很快就可以过来救援自己了。
    也确实是这样的,曹操撤军夷陵,刘备立即带着马超等人前来救援张飞,江陵和襄阳则留给关羽驻守,还能让关羽趁机养养伤。
    不过有一点必须说明,那就是刘备对马超的成见更深了,虽说二人比武,是关羽主动挑起事端的,但是,人有亲疏远近,刘备显然还做不到六亲不认的地步。
    帝王说是无情,但也要分对待谁的。
    张飞的运气当真不错,就在石城岌岌可危的时候,刘备的援军到了。
    七月如火,石城之下,李重的大营灯火连天,犹如繁星倒影,一直延绵到江边的水寨。而就在李重的军帐之内,各方将领齐聚一堂,商议如何处理当前的形式。
    在战略上,李重的军中有两种意见,一种是仗打到这里就够了,没必要再和刘备决战。大家攻打石城不一定稳赢,但是驻守秣陵是稳赢不输的,刘备的步军那点战斗力,实在不放在这些骄兵悍将眼里。
    只要守住了秣陵,也就堵死了刘备反攻吴郡会稽郡的可能,那么大家就可以安下心来,在这两个郡休养生息,等到筹备好粮草,大家兵分三路,也就是再添一路军队,长途跋涉,攻取豫章郡,和刘备决战,看刘备如何招架。
    补充一下,提出这个意见的人大多数都是江东降将。
    其实这些人的小心思李重也明白,他们都是江东人,无外乎就是想要抽时间好好处理一下自己的产业,人嘛,谁能没点小心思呢,李重很理解。
    更何况人家说的也是实情。
    既然有保守派,当然就有激进派了,激进派的理由也很充分。现在是刘备最虚弱的时候,一旦按照保守派的打法,自己能休养生息,刘备岂不是也有喘息的机会了。更重要的是,现在曹操还在回军的途中,无力威胁中原,趁这个机会一举灭掉刘备,再合适不过了。
    毫无疑问,无论到什么时候,激进派的主力都是武将,这些武将也不都是有勇无谋之辈,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,刘备刚和曹操大战一场,又行军千里,能剩下多少战斗力,正所谓强弩之末,势不能穿鲁缟也!
    第四百零八章车到山前必有路
    李重坐在帅案之后,两眼盯着眼前摇曳不定的灯火,耳边尽是两方人马侃侃而谈,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。
    他也是没有办法,谁让两方说的哦度有道理呢!
    不过两次也知道,时不待我,自己必须要尽快拿出一个决断来了。李重采用的方法极为独特,也极为儿戏,那就是赌博。
    咳嗽一声,让众人安静下来,李重沉声道:“刚才听了各位的言辞,都很有道理,不过兵家之事最忌讳犹豫不决。不如这样,你们双方各自推出一个代表来,大家抓阄决定吧,反正我们是稳赢不输的。”
    令李重没想到的是,这个提议立即就得到了双方的赞同,就连中间派周瑜都赞不绝口,脱口道:“主公英明。”
    这也不怪周瑜马屁拍的无下限,周瑜夹在中间十分难做,要是支持激进派,会被保守派认为吃里扒外,如果支持保守派,会被激进派认为山头主义,无论周瑜怎么说,都会得罪一边,所以周瑜最害怕的就是李重问一句:“公瑾……你怎么看?”
    现在一切都是天注定,谁也说不出一个不是来。
    必须要承认的是,如果不是李重现在形势大好,无论用那个战略计划都可以,众人也不会支持这么儿戏的举动的。
    很快,抽签的结果就出来了,赵云不愧是运气逆天的家伙,一举击败了江东集团的代表孙翊,拔得头筹。
    令众人没想到的是,此次抓阄的结果竟然影响到了全军的士气,在古代,人是非常迷信的,也不能说迷信,李重穿越以后就对有神论无神论模棱两可了。在普通兵卒的眼中,既然抓阄的结果是上天注定的,那么自己的军队一定能得到上苍护佑,一举击败刘备。
    定下战略计划,李重立即分兵芜湖,前去拦截刘备。
    前去芜湖的主帅还是周瑜,周瑜率领着一万五千军队,其中包括了大部分的江东将领,这主要是因为李重觉得江南人不善于陆战,所以给了他们一个相对轻松的任务,防守总比进攻容易一些。
    为了万无一失,李重又将赵云拨到周瑜帐下,给周瑜添了一股绝对强势的骑兵力量。而另一个统兵大将张辽被李重派到历阳,对采石矶战场形成合围之势。
    由于张辽手中没有水军,为了能支持甘宁,张辽沿着大江北岸修建了无数大型投石机,这些大型投石机根本就不考虑移动问题,只是在底座安装了绞盘,可以旋转而已,所以非常巨大,射程达到数里之远。
    效果就像现在的炮台一样,唯一的缺陷就是只能用来防守,不能进攻。
    而周瑜带着韩当等人绕过石城,在官道上扎下营寨,只等刘备到来。到了第二天,刘备的二万军队出现在官道上,一见到周瑜的旗帜,刘备心里就直打鼓,说实话,刘备确实有点害怕周瑜。
    输给曹操和李重刘备并不气馁,完全是实力不济,也没什么好说的,但刘备和周瑜之时,刘备的兵力可是占据优势的,结果还是被周瑜牵着鼻子走,输得一败涂地,不但折损了刘磐,还让惊采绝艳的庞统饮恨芦苇荡。
    最后刘备能翻过盘来,更大的原因是江东集团窝里反,跟刘备的计谋倒没太大关系。
    濄水战场刘备更是被周瑜打的惨不忍睹,输都没明白怎么输的,所以见到周瑜的战旗以后,刘备立即命令全军扎下营寨,应是没敢立即进攻。
    周瑜的主要任务是拖住刘备,所以见到刘备不出站,也乐得清闲,紧闭营门、看着刘备修建营寨。
    赵云倒是坐不住了,跟周瑜商议晚上偷营,周瑜立即摇头否决了赵云的提议,这完全没有必要。
    想起李重的嘱咐,赵云也不坚持,一笑了之。
    到了第二天早上安排战术,刘备就开始抓头了,毫无疑问,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去石城之远张飞,就算进不到城内,也要与张飞隔城相望,成犄角之势。但现在周瑜扼守住前往石城的道路,刘备除了一战之外,再无他法。
    打仗就是用自己的长处,对付敌人的短处,刘备细细的算了一下,很悲哀的发现,无论是计谋还是调度,自己都赶不上周瑜。
    实力上刘备倒是强于周瑜,他的两万兵卒都比较精锐,但周瑜处于守势,调度得法的话,绝不会吃亏的。怎么办呢?刘备陷入苦恼之中。
    不光是刘备愁,诸葛亮也一样愁,如果说实力不如对方,打输了也不要紧,但明明实力强与对方,就是因为谋略不行,束手无策的话,对于谋士来说,简直就是耻辱了,特别是还自持甚高的诸葛亮。
    如何破解周瑜近乎完美的指挥策略呢?诸葛亮也陷入沉思之中。
    不得不说,诸葛亮的头脑是无容置疑的,而接连的打击让诸葛亮迅速成长起来,逐渐向一个合格的军事家转变了。
    所以,很快诸葛亮就拿出一个主意了。
    “偷营!”
    刘备看着诸葛亮,吧嗒吧嗒嘴,忽然呵呵一笑。
    还别说,刘备觉得偷营真是一个好主意,早就说过,偷营这种战术没什么技术含量,基本上就是比拼运气。而刘备现在各方面都不如周瑜,能拼的也就是运气了。虽然周瑜修建的营盘肯定非常坚固,但是,你白天打仗,营盘还不是一样的坚固。
    既然是比拼运气,也没什么好计划的了,刘备当即下令,众将立即准备干草硫磺,火箭油脂等物,今天夜里就偷袭周瑜的大营。
    当夜子时,马超带领一千人马,偷偷摸向周瑜的大营。刘备的运气当真不错,周瑜并没有想到刘备会心急火燎的偷营,所以大营的防御力度只比平常略高一点而已,再加上月黑风高,一直让马超摸到营门之处,寻营的凌操才有所察觉。
    马超呐喊一声,带领兵卒用勾杆绳索拉倒营门,带领着一千兵卒一拥而入,四处放起火来。
    凌操大急,急忙提刀来战马超,希望能将马超挡在营门附近。但凌操那是马超的对手,交手不到十招,就不得不拨马败走了。
    当然,凌操也不是全败,他打不过马超是真的,但不至于十回合就没有还手之力,凌操败走也带着一点诱敌的意思。
    马超根本就不浪费力气追杀凌操,带着兵卒就往中军冲杀,而此时韩当也带着兵卒到了战场。凌操见到有帮手,立即回马再战马超,和韩当联手,与马超战到一处。三个人在火光中杀的难解难分,呼喝连连。
    不过马超之时打头的先锋而已,跟在马超之后的是陈到的五千军队。
    趁着马超缠住韩当和凌操,陈到带着五千兵卒一个照面就冲散了营门出的敌军,向周瑜的大营之内杀去。
    陈到带着的五千兵卒中有不少人都携带这弓弩,点燃火箭,四处八法一通乱射,周瑜的大营之中顿时火光四起,浓烟滚滚。
    出现这种情况,周瑜也没什么好办法,这不是能力问题,而是时代的局限性。现代部队有无线电,夜视仪,古代什么都没有,能不炸营就算是好的了。无奈之下,周瑜只得给赵云下令,命令赵云看好粮草,不得有误。
    粮草是重中之重,有赵云护卫,周瑜觉得没什么问题了,立即下令全军待命,弓上弦、刀出鞘,但除了凌操韩当带领的兵卒,谁也不许乱动,违抗军令即刻斩首。
    在周瑜的强行弹压之下,大营之中立即安静下来,周瑜再次下令:孙翊周仓,立即带领两千人马四处救火,同时斩杀遇见的荆州兵卒。分派完兵卒之后,周瑜率领大军向营门之处杀去,与陈到展开混战。
    周瑜的军令没什么差错,就是兵卒的慢了一点,所以等到周瑜和陈到接战的时候,局面已经有点控制不住了。
    不过好在马超没什么拼命的心思,陈到自己无力扩大战果,等到营盘安静下来,赵云率兵支援之后,陈到和马超只得退出大营,得胜而归了。
    周瑜害怕刘备在路上有伏兵,也没敢派兵追击,只能眼睁睁的看的马超陈到扬长而去了。
    一场大战下来,周瑜损失了三千余人,刘备算得上大获全胜了。兵卒看到得胜的希望,士气也十分高涨,令刘备欢喜不已。
    周瑜就郁闷多了,自少年领兵,周瑜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的亏,恨得牙根都痒痒。于是周瑜一边安排众人修补营盘,一边苦思破敌之策,想要找回这个场子来,几番思索之下,周瑜猛然间想起一个主意来。
    刘备偷营得胜之后,军队的士气也起来了,刘备的信心也来了,立即就对周瑜的营寨展开猛攻,几天下来,打的周瑜大营摇摇欲坠。
    就在这大好的形势的,一人偷偷来到刘备的大营。
    “糜芳!你还有脸来见我?”刘备高坐在帅椅之上,冷冷的看着跪在地上的糜芳,心里气愤难当。
    来见刘备的不是别人,正是在采石矶一战被周瑜俘虏的糜芳。
    刘备倒不是恨糜芳战败,刘备恨的是糜芳竟然投降了周瑜,恨的是糜芳不争气,丢了自己和糜竺的脸面。
    虽然更新不给力,蜘蛛也厚着脸皮求求票,这个月就这样了,总停电,哎!
    第四百零九章糜芳反复藏玄机
    刘备敢百分之一百的保证,就算当时糜芳不投降,周瑜也不会杀了糜芳的,顶多是把糜芳送进大牢,受些皮肉之苦罢了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