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家搞事日常 - 皇家搞事日常 第68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凌行止打马缓行,只装作不知,“太子哥哥还有事儿,先让李长送你回去。”
    “好,给太子哥哥添麻烦了。”
    何皎皎且心不在焉的,乖巧又客气。
    凌行止不知想到何处,轻笑一声,少许,他温声含笑,忽然地一句:“令仪啊,你…”
    却是踌躇迟疑,低眸对上少女不解神色,男人避开她懵懂杏眸看向了前方,似乎不经意的一句,“你以后,会怪太子哥哥吗?”
    “怪你?”
    何皎皎不懂他为何忽然这般问道。
    怪他?她能有什么事儿怪他的?怪他让凌昭去边关从军么……
    何皎皎只笑道,“怎么会呢?”
    凌行止弯弯唇,与她分路而行了。
    身边少了个讨厌鬼,日子匆匆过得飞快。
    齐周与北梁交界甚广,相邻足有五州,曾由何皎皎父亲构数十座城池设下的防线,便为五洲一线。
    苏盛延此番带了八万兵马远赴前线,并五洲一线各地原本驻兵,共计二十余万大军压境,企图震慑住北梁的蠢蠢欲动。
    从北梁提出要他们用边塞城池换四皇子尸身,已然是铁了心要开仗。
    于是,四月中旬,第一份战报送回了京城。
    四月初时,函谷关守将,便同北梁兵马在龙卫庄外第一次交锋,双方皆为试探,可战火一旦烧起来,一发不可收拾。
    四月底,北梁主将佯攻边池,副将却携主力一连攻破了童廪、怀谷,边览三座要塞。
    五月初,苏盛延麾下的一名大将率军夺回了童廪,中旬破怀谷。
    而苏盛延剑走偏锋,诱敌深入,一夜之间破了北梁两座城池,又五日后被尽数逼退。
    战事便如此焦灼,难分难解。
    这些消息,都是何皎皎从苏月霜嘴里听说的。
    她和凌行止的婚期,提到了十月中旬。
    苏月霜搬到坤宁宫小住,时常弄些小玩意儿,去东宫里头走动。
    可苏月霜一到她表哥面前,就犯小女儿作态,不好意思一个人,经常硬拉着何皎皎一起。
    太后身子养得好一些后,又搬回了南山寺住,她一心将齐周的国运,和她孙孙的安危放在那金筑的佛像上。
    太后不在宫里,何皎皎没地儿躲闲,躲不掉苏月霜,只好随她一起。
    这日,苏月霜自己学着煲了汤,带着何皎皎去东宫送。
    东宫里头已有两位良娣,她们被苏月霜收拾好几次后,照面都不敢跟她打了,躲在房里门窗紧闭,称病只让东宫里的掌事嬷嬷接待他们。
    苏月霜多大的面子,嬷嬷直接将她们领到太子处理公务的书房,连通传都不用。
    谁知一进门,见凌行止伏在折章堆满的案几上,竟似在小歇。
    听到二人进门的动静,他惊醒抬头,张口第一句却是道:“没钱!”
    何皎皎跟苏月霜面面相觑。
    苏月霜来给他送汤的,凌行止便当她面喝了一碗,将空碗递回给苏月霜后,他以拳抵唇沉默数息,方缓声道:“我抽不开身,让徐良娣领你们去玩吧。”
    那汤苏月霜先乘给何皎皎尝过,何皎皎盯着汤面漂浮的渣滓,趁她不注意,假装失手打翻了。
    阿弥陀佛。
    她在心里为太子哥哥念了声佛号。
    苏月霜不敢叨扰她表哥办公,谁又要和徐良娣玩啊,遂乖乖带何皎皎走了。
    她路上与何皎皎犹豫道:“我是不是去和爹爹说一声,让他别把表哥逼得太紧了?”
    前方战事吃紧,以苏长宁为首的一众官员,在缠着找凌行止征税征丁加军饷。
    凌行止驳了他征税征丁的折子,可军饷怎么能少,弄得他做梦都在念叨没钱。
    章豫两地今年又在发洪水,上月那儿决了几次河堤,虽然未曾像昨年那般民不聊生,哀嚎遍野,可请朝廷拨款赈灾的折子也堆得有半人高了。
    昨年凌行止南下赈灾,实际上是冲着去打土豪的,周边有头有脸的大户都给他扒了一层皮下来,地方上的确拿不出钱了。
    军饷、赈灾、战事……齐周如今堪称内忧外患,情况实在不容乐观。
    苏月霜不拘着,有事就跟何皎皎讲,但何皎皎却没有从她嘴巴里听到半点儿关于凌昭的消息。
    每隔十天半个月,官驿另会送一封家书到玉琼殿来,凌昭写给她的,还捎了许多当地的小玩意儿,连绒绒都有份儿,可信上尽写一些吃喝玩乐的琐事儿。
    何皎皎便明白了,凌昭找人一起瞒着她呢。
    她倒不怎么难过。
    毕竟,这种每日战战兢兢,盼着亲人平安从战场上活着回来的日子,她小时候已经过够了。
    现在耽误不了她过日子。
    朝堂上,凌行止如何都不肯征税,跟苏长宁直接在殿上对骂起来。
    第二天他转头向内阁发了难,以贪污受贿的罪名抄了左右大学士的家,缴获白银近百万两,另有珍宝无数。
    这两位大学士,都是苏相国的学生。
    六月初,凌行止加了七十万军饷,另往洪灾波及等地分批拨了灾款。
    苏月霜私底下跟何皎皎奇怪道:“表哥不是都把银子弄来了么,怎么我爹更不高兴了?”
    “我不懂这些。”
    何皎皎笑笑,不晓得苏月霜是真傻还是装傻,一个字不敢多说。
    自己人被当羊宰了,总不能是嫌瘦吧。
    然而,没等粮草运到前线去,战报八百里加急。
    函谷关破,裕阳城沦陷了。
    可不过五天后,又一封八百里加急。
    说是十三殿下与骠骑大将军里应外合,在裕阳斩首北梁主将,一天一夜连破北梁两道防线,六座城池,将北梁大军击退百里外。
    六月底,北梁夜袭,败。
    七月,北梁反攻,败。
    八月中旬,今年齐周皇宫里头没有人过中秋。
    北梁来使,恳求和谈。
    此战,大捷。
    八月底,凌昭寄回来的信,写了点儿别的东西。
    他跟她抱怨:“和什么谈,爷能一口气打到他们王都去。”
    何皎皎捧着信纸笑了,笑着笑着落了泪,打湿信纸。
    她第一次给他回信,问他:“那你何时回来?”
    九月初,北梁使者到京。
    朝堂上,凌行止还在同苏长宁吵。
    苏长宁主战。
    他今年五十有二,从苏盛延起来后,外头军事皆由他这位义弟去。苏长宁自己牢牢握着十六万禁军拱卫齐周皇城,稳如泰山,巍然不动。
    可自他年轻时起,也是同北梁打了大半辈子仗,输输赢赢,心里头有一口气,总不能带到棺材里头去。
    苏长宁上书,不受降,不和谈,已经彻底拿下北梁边防了,何不一鼓作气,将整个北梁疆域收入齐周版图?
    他甚至自请出兵,还要继续打。
    可是拿什么打,大半个年头,国库已经快打空了。
    凌行止骂完他舅舅穷兵黩武,还是那两个字:“没钱。”
    苏长宁:“……”
    他还真怕了这两个字。
    不晓得后头怎么说得,九月初六,北梁使者盖印降书,以六百万两白银赎回那六座城池。
    这回轮到何皎皎不懂了,她问苏月霜:“怎么要钱不要城啊?”
    “北梁苦寒,他们边塞那几座城荒芜得很,拿了我们与北梁的战线要拉长多少里,每年要加多少军饷到边防上,得不偿失啊。”
    苏月霜跟她细细解释道:“要是把北梁逼得狗急跳墙了,他们又起兵怎么办,难道还打个十年八年的,不如见好就收。”
    “对了。”
    她似乎想起什么,道:“表哥要放燕东篱回去了。”
    或许看出来北梁真不在乎他的死活,总不能一直白养着他。
    等四皇子尸身抵达齐周后,燕东篱便要随使者回北梁。
    而凌昭,归期却未定。
    第53章 郎无心
    ◎孤求娶令仪为太子妃◎
    *
    九月十一, 与北梁一战大获全胜,苏皇后四十三岁千秋寿宴,举国同庆。
    是夜, 杯盏推换,觥筹交错。
    女眷席上,何皎皎与苏月霜同坐,缠着她喝了几杯果子酒。
    杯子小, 拇指大那么一点儿,何皎皎没咂巴出来味儿,还要继续喝, 厮磨着苏月霜呢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