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种田日常 - 重生种田日常 第59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是,爹是泥瓦匠,能给人建房,村里也有其它泥瓦匠,你见过能挣这么多钱的泥瓦匠吗?”
    田蓉羞愧地低下头,她就是嫉妒了,看不惯一家人都对姑姑一家那么好。
    叶德祥脸变严肃,说:“排除姑
    姑一家带我们挣钱的因素,我爹这一辈就我爹和姑姑两人,姑姑是我们叶家的姑奶奶,我们去帮她一家怎么了,碍到你了吗?你要是看不过眼,你也是田家的姑奶奶,我们家的田地比你娘家多,让两个大舅哥和小舅子也来帮忙,如何?我娘是陈家的姑奶奶,我舅舅表兄们去年我们家做粉条时就来帮过忙。”
    田蓉捂住脸,眼泪流了下来。
    叶德祥脸色变平静,等田蓉情绪平静了下来,最后说道:“我们家是小门小户,没什么大的家业继承,所以长子长孙继承大部份家业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,等小弟成婚,爹分家时会平分家产,长子长孙不会比其它人矜贵,你也不用仗了怀了孩子去争什么,没用!”
    田蓉哑声道:“我知道了。”
    叶德祥:“那就好好过日子,咱们家的生活真不差,别把情分都作没了,姑姑和小卉小果三人性情温和,你可以和她们慢慢修复关系,叶子那里你就不要套近乎了,遇到时打招乎就行,叶子性情其实很淡漠,很多事都不意,能让她在乎的人不多,对她来讲,大表嫂只是个称呼”
    田蓉心里清楚,叶家生活比村里绝大多数人都要好,能嫁到叶家,村里好多待嫁的姑娘和小媳妇心里都很羡慕她,是自已贪心了,被嫉妒蒙了心智,钻了牛角尖,而且这个家还轮不到她当家。
    田蓉低声道:“我知道了”
    叶德祥松了口气,还好不是一条道走到黑,要休妻或和离都不现实,不然分家后得考虑另盖房子,离大家远点。
    过了五天,大家伙回来继续建房,叶国健主持建房,苏世伟家的麦子只晒好了一小部份,他继续带人碾麦子。
    叶国健家年前开出来的荒地一半种了玉米一半种了红薯,春时种的红薯红薯藤长长条,能剪开另种,叶德武和叶德正兄弟俩把收了麦子的地翻出来,整理好,种上红薯。
    苏世伟觉得地还是太生,肥料亦不足,不宜过度种植,收了麦子后就空着田地,待到九月中再种冬小麦。
    在最早收的那部份麦子晒干后,苏世伟让苏叶一气磨了两百斤面粉出来,给苏老爷子和苏老太太送去了五十斤。
    复工后第一天中午吃的是凉面,腊肉酱烧上凉面,搅拌,再搁一点炒过的酸笋丝,烫过的青菜,看着就很有食欲。
    苏叶最喜欢的是面条发出的纯正麦香,让人欲罢不能,来帮工的来都吃撑了,苏世苓放下碗,对叶梅说:“二嫂子,晚上也吃这个吧,没吃够。”
    叶梅:“得问下其它人吧,不一定都喜欢”
    旁边听到他们说话的人大声说道:“喜欢,晚上也要”
    “婶子,我娘和你做的一样,怎么没你做的好吃?”一个年纪小一点的问道。
    叶梅笑着说道:“磨面是叶子磨的,用大石磨磨了两次,面粉很细,和面也是她和的,揉的时间长了一点。”
    “我知道了,谢谢婶子”
    于是,吃完饭聚在一起的一群人聊起了哪家的婆娘做饭好吃,哪家的婆娘做饭不好吃,苏叶在不远处听到了,不由惊叹,原来男人也很八卦。
    众人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交田租上面,其中一人叹气道:“收了麦子,称出麦种,交了七成田租给官府,心真痛。”
    “啊,今年是要交田租了,田里我没种麦子,种了水稻,想到收稻谷时也要交上七成田租,光想就心痛了。”
    “和村长提一提,看我们能不能把田买下来”一个年纪较大的说道。
    “对啊,买下来变成自家的田了,村里田地免税八年呢”一人恍悟说,在场的人心情很是激动,恨不得田马上能买下来,成为自已的。
    叶国健泼了冷水,说:“别想得那么美,你以为官俯不明白这道理啊,现在粮食紧缺,更不会轻易就放卖出来。”
    众人沮丧,不过想到自家开的,买下来的荒地不用交税,在那地里收的麦子,秋时收的玉米和红薯都是自家的,心情变好些。
    苏世伟家,最开始收有肥料施的那二十亩麦子,苏世伟都留下自家吃和留种,其余的都卖给了和风楼,和风楼早和叶国健通过气,要是他家有粮食卖出,可以卖给和风楼,和风楼给的价格和市场价一样。
    交易时叶国健不用把粮食拉到城里,和风楼自已有车来村里拉走,在苏世伟把麦子晒干之后,叶国健去了趟城里,第二天,和风楼就来了十几架马车拉粮食。
    第80章 问询
    当晚饭桌上,苏世伟喝多了,叶国健帮叶梅把他扶进房间,叶国健走后,苏世伟像个孩子一样呜呜哭了起来,边哭边说:“阿梅,我好高兴,我太高兴了,我从来没想到,家里从没饭吃到现在粮食多到能往外卖”
    叶梅拍拍他:“好了,都过去了。”
    苏世伟继续哭道:“阿梅,你知道吗?我好害怕,特别害怕,从逃难第一天开始,我害怕逃难途中会失去哪个孩子。”
    叶梅抹泪道:“我当时也害怕,都过去这么久了,哭什么哭?”,害得她也难过起来。
    苏世伟摸索着把卖粮食的银钱找出来,抚摸着,哽噎道“今天酒楼拉走一车车粮食时,那一刻我感觉像做梦一样,真的,从我腿脚受伤后,家里一年到头一顿白米饭都没吃不上,孩子们饿得面黃饥瘦,我心里难受啊。”
    叶梅含泪道:“好了,现在你成了小地主,高兴了吧”
    苏世伟:“高兴,特别高兴!”
    天越来越热,苏世伟多请了些人来干活,大师傅砌外围主墙,里面隔墙由半熟工砌,速度加快了很多,十天后,房子主体完工。
    因着前面小河是南北走势,按背山面水的格局,村里的房子不是传统义意上的坐北朝南,而是按地势建的,都是坐东朝西。
    二层最南边的两间房建成半开放式的露台,南外墙用比较齐整的石块砌起一米二高,接一层墙的厚度,也是一尺厚,东西两头先用石块砌起二十公分高,再用镂空梅花窗砌起两排,最上面是砌上齐整的青砖,南外墙中间和两端用青砖砌起方方正正的柱子,顶上覆盖瓦片。
    这种半开放式的露台苏世伟在大户人家帮工时看到过,可作为观景地和休闲区,建的房间多,苏世伟便用最南面两间房改建成这样。
    六月二十,房子上梁吉日,这一天,苏世伟家热闹非凡,第一次来看到苏世伟房子的人有些失望,外墙砌的石块大小长短不一,显得杂乱无章,外观比齐整的青砖差远了,走廊也改设在屋里,习惯了走廊在屋前的人看了不得劲,有些人觉得这设计得好,方便,实用。
    眼尖的人从窗台上看出了屋子外墙的厚度,不禁对苏世伟佩服不已。
    但今天是主家高兴的日子,看不习惯的人心里再怎么看不惯也不会不识时务说一些不好听地话,主人家高兴就好。
    热闹坐席过后,虽然屋里没收拾干净,到处散落泥灰、碎石、木板,但两家人兴致高昴,跑上跑下,苏世伟这一整天笑容都没落下,叶国健边看边琢磨自家的房子怎么建才好,苏景枫上上下下,每个房间都窜过,心想着自已要住哪间好呢。
    苏叶则一直看着窗台,记忆里,窗子都是朝外开的,但这回窗户外侧都砌上了镂空梅花窗,等装上木窗再朝里开就不太好了,苏叶心想,做成推拉窗是最好了,夏天卸下来也容易。
    次日一早,苏世伟和叶国健三个表哥先把房间收拾干净,房子晾几天后再抹墙灰,苏叶去木工房,锯出四根一尺长,宽三寸,高两寸的木条,木条两头经过凿槽口,削榫,苏叶把四根木条组装起来,成一个窗框模样。
    苏叶看了看,接头缝隙不严谨,算了,只是做模型。再把木条折开,在其中两木条上面画线,一根木条上画两条槽道(做四条槽道的做不出来),两根木条上的槽道宽度都一样
    苏叶用凿刀慢慢把槽道凿出,一根木条上的两个槽道是半寸深,另一根木条上的槽道是一寸深。
    把两根木条四条槽道都凿好后,用小块青砖把槽道里三面打磨光滑,槽道磨光滑后,再把四根木条重新组装上,组装时有槽道的两根木条相对。
    苏叶锯出两块一尺长半尺宽的木板,两块木板长的那一头再锯掉近两寸,苏叶先把木板一头插进一寸深的槽道里,木板另一头对准了另一头槽道里往下一拉,木板就装在了窗框里,再把另一块木板装上,就成了能活动的木窗。
    苏叶把两块木板卸下,把两块木板中间凿成格子状,凿口稍打磨,再装回去,就成了简单的镂空木窗。
    苏叶拿着活动窗模型,在一个房间里找到了苏世伟,把活动窗模型递给苏世伟说:“爹,窗户就做成这样吧。”
    苏世伟接过活动窗模型,把模型窗框里两块木板拉过来拉过去,过了一会,说:“下午我做个窗户大小一样的模板出来看看,应该可行。”
    苏叶指着有槽道的一边,说道:“还有另一种,这有四条槽道,两条槽道之
    间凸,尖角削平,磨光滑。”
    再指着窗板道:“这窗板中间也凿上一条槽道,和窗框上的两槽道之间凸起的那块地方对应。”
    苏叶一说,苏世伟就明白了她说的意思,说道:“我两样都做出一个模板出来,看哪种好用。”
    闻声而来的叶国健从苏世伟手里拿过活动窗查模型,摆弄了一会,道:“很好,做起来也不麻烦,不过叶子,你这镂空窗也太简单了,凿出几个格子就成了镂空,哈哈。”
    苏叶:“我又不是木匠”
    傍晚,苏世伟在叶德武和叶德正的帮忙下,做出两种不同槽道的窗户模型,安装到两个房间的窗户上,两家人都好奇地过来推拉上一把,苏景枫当玩具一样,推拉过来推拉过去。
    苏世伟见他玩得起劲,说道:“这两窗户随你玩,找小伙伴来玩也可以。”
    苏景枫不敢相信地看着自家老爹:“真的?”
    苏世伟:“真的”
    没几天,两个木窗都被一群小孩玩坏了,苏世伟每天都过来观察,发再有四条槽道的坏得比较慢,两条槽道的窗板容易掉出来,上下两头也不怎么平衡,容易卡住,最后决定用四条槽道的木窗。
    房子晾干后,苏世伟请了五个人来帮忙抹墙灰,加上自已和叶国健家的四人,十个人干了三天,把所有房间墙上都抹上了石灰糯米沙浆。
    澡间和茅侧在墙灰半干时,苏叶请叶国健和三个表哥把澡间和茅侧底下和四面墙都贴上了磁砖,底下贴的是八寸的,墙上贴的是六寸的,等这两个地方都贴上磁砖,抹干净后,几个人看着比房间还要干净漂亮的澡间和茅侧,都很无语。
    澡间和茅侧的窗户是在北墙最上面,砌的两排泥沙做的梅花镂空窗,衬着四面地面浅清灰的磁砖,说不出的漂亮。
    叶德正道:“这里可以睡觉了,比我房间还干净”
    叶国健:“晚上你就来这睡吧,这茅侧还没人用,没味”
    苏叶想起了二层露台地面铺的是木板,下雨时,雨水会扫进来,木板容易烂掉,说道:“二楼露台地面也要铺上这个”
    叶国健想了想,说道:“可以啊,先在木板上抹薄的一层石灰糯米沙浆,半干时再贴上磁砖,下午就整。”
    在等墙面干的时间里,几个人把厨房灶台砌起来,灶台表面也贴上了磁砖,把一楼住人的房间都砌上了火炕。
    墙面干后,接着刷白石灰,这刷墙的白石灰用石磨磨过,再用筛子筛一遍,苏叶在白石灰里加了一点点蓝色颜料,刷白石灰时,苏世伟又请了五个人来帮忙刷墙,每天所有房间都刷过一次,连刷三天,墙上的白石灰刷了三层。
    请来刷墙的人看到了苏世伟家干净漂亮的澡间和茅侧,回去看自家的澡间和茅侧,差别太大,于是,都和家里人说了苏世伟家干净漂亮的澡间茅侧,第二天,苏世伟家的澡间和茅侧不停地有人来参观,看过后都啧啧称奇。
    条件好的人去问叶国健有没有时间去帮忙改造澡间和茅侧,叶国健委碗拒绝了,对来人说道:“我家八月份也要建房,烧出来的磁砖都用完了,叶子接下来要烧我家用的,忙不过来。”
    来人去找了苏世伟,问苏世伟磁砖怎么卖,苏世伟有些为难,说:“叶子一个人每次做的不多,我想想看,过段时间给你回复”来问的人只好走了。
    晚上,苏世伟请了叶国健过来喝酒,说:“大哥,有人来买磁砖,我家不打算做这个营生,你家做不做?”
    叶国健想了叶子做时的工序,摇头说道:“这门营生我家做不了,也顾不过来。”
    苏世伟:“好吧,明天我去找我们族长”
    过了两天,白石灰墙完全晾干,墙上的颜色呈淡淡的蓝色,看起来很漂亮,大家看了恨不得马上能搬进来,只是搬家吉日看了,是八月初六,还得一个月的时间。
    苏叶看了房间里的炕面上抹着的黃泥,说道:“爹,把薄木板刨光滑,刷上桐油,贴在炕上,好看一些。”
    没等苏世伟回答,叶德正说道:“这主意好,这炕上的黄泥真难看。”
    苏世伟笑道:“行啊”
    接着,苏世伟刨光木板刷桐油,苏叶和叶国健加三个表哥开挖放粮食的大地窖,这地窖进口在正门对着的房间里,这房间后面还开了一个后门,方便从后面运粮食进来。
    第81章 暖房
    放粮食的地窖先挖一条通向后院的通道,从地窖口到最底通道有十米长,通道两侧和顶上都砌了青砖之后,最底下两侧留着没砌青砖的两个门大小,从这两个门各向两边挖,挖的宽两米半,长十二米,和窖洞一样。
    里面全是用青砖砌上,表面再抹一层石灰糯米沙浆,里面的糯米汤份量增加一些,加固防水。
    这专放粮食的地窖建好后,还在厨房下面挖一个随时用的小地窖,宽两米半,长五米,主要放一两个月需求量的粮食,和各种干货,原前面茅屋里的地窖专放过冬和白菜和萝卜,后院的两个小地窖先留着。
    七月中旬,下了一场大雨,下了整两个时辰,河里和各个池塘里的水得到补充,村民们都特别高兴,种水稻的人家都松了口气,今年水没问题了。
    苏家地窖建好,到了七月底,春种的玉米成熟,这一季玉米,官府还会和去年一样征收种子。
    下雨过后的一天傍晚,姑丈刘清珲牵了一头壮年的牛进了苏世伟院门,正在前院的苏世伟笑着迎了上去,接过牛绳,说:“妹夫,这就买到了,真不容易,辛苦你了,你店里生意还好吧”
    刘清珲笑着道:“二哥,是我不好意思才对,你托我买一头牛都用了这么长时间才买回来,生意一般,叶子烧的白瓷杯还卖得不错,家里还有吗?”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