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姑娘她不想高攀 - 表姑娘她不想高攀 第12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合上门,李幼白思忖再三,终是不放心。
    她本想去告知萧氏,可又怕萧氏恼怒上火,且人是从她房门口离开的,卢诗宁若是出事,她便会有口难辩,即便没有责任,公府里的人也会把她当成罪魁祸首。
    她决定出去看看,但愿卢诗宁能安分些,别再胡乱走动了。
    半青也是纳闷:“姑娘,卢三娘究竟在找什么,她丫鬟都被打了,怎还不消停?半夜三更出门赏雪,亏得能找出这般借口。”
    她给李幼白系好斗篷带子,不放心:“奴婢陪你一起去吧。”
    “三娘好面子,你若是跟去,她定会生气,放心,她刚走不久,想来没多远。”李幼白扶起兜帽,开门出去。
    第12章
    她们住的地方偏僻,往北便是后山,周遭没有一丝光亮,又下着大雪,抬头勉强能看到远处大殿的光,隔着重重阻碍,那光宛若萤火般微弱。
    才下了两三个时辰,积雪已经没过脚踝,李幼白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,来到卢诗宁门前,轻轻叩动,便见白日被打的丫鬟红着眼眶出来,半边腮帮肿的很高,哭的满脸是泪,甚是可怜。
    “三娘在吗?”
    丫鬟抽泣着,忽然眼睛睁大:“我们姑娘出门前说是去找李娘子你了,也不叫人跟着,怎么,娘子没有看到我们姑娘吗?”
    李幼白见状,便知不好,卢诗宁既告诉丫鬟是去找她,若她出事,自己决计不能全身而退。
    又见这丫鬟哭的胆战心惊,只能安慰道:“她去过,但又走了,我去找她。”
    遂也不敢耽搁,转身便往北侧走。
    然听到那小丫鬟的哭声,又忍不住折返:“你的事,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,虽说夫人下了令,但若三娘开口,不是没有转圜余地。你莫要再哭,不如求助三娘,她真心想留你,定能想好法子。万事不到陌路,不要灰心丧气。”
    丫鬟泪眼朦胧的看着她,随即点了点头感激道:“谢谢李娘子。”
    李幼白仰头看了眼天:“你们都在屋里呆着,别吹灯,若她回来,务必跟我说一声。”
    “好。”
    她左手提着灯笼,右手拎起裙摆,弯腰照亮路上的脚印,然后加快脚步往前找,幸好她出来的及时,那些脚印子没有被雪覆盖住。
    只是走着走着,单排脚印变成了双排,且另外那印子明显比卢诗宁的大上许多,寻常女子不会有这样大的脚,那便是男子了。
    李幼白立时紧张起来,昨日卢诗宁在登车前走丢,萧氏无论如何不肯让小僧弥帮着寻找,想来是知道事情厉害,也知道卢诗宁为了谁故意躲着不肯离开。所以萧氏为了护住卢诗宁的名声,会恼怒,会对着丫鬟抽巴掌,会恨到要赶她出府。
    难怪!
    今夜卢诗宁又去了,她到底要找谁,若找到时被人发现,场面该如何处理,恐怕不能善终。
    卢诗宁是公府嫡女,萧氏定不忍心责罚,怨气无法倾泻,自然会转移到别人身上,而她李幼白就是最好的选择,毕竟卢诗宁去过她屋里,是从她屋里走失的。
    即便她什么都没做,但也是什么都错了。
    李幼白闭了闭眼,深觉无奈。
    她实在想不通,一个公府小姐,缘何非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单独寻人,若她当真喜欢,只管与萧氏摊牌,凭着公府的势力,什么样的郎君都能如她所愿,何苦惹这等麻烦。
    沿着脚印一直走到西北侧,陡峭的斜坡上是被大雪覆盖的石头路,往远处看,黑漆漆的没有半分光亮。
    李幼白举起灯笼,眯眼仔细逡巡,也只能看见簌簌打落的雪花,很快灯笼纸都湿了,手也冻得冰凉僵硬。她不敢声张,故而压低了嗓音小声唤道:“三娘,三娘?你在里面吗?”
    等了会儿,却没有回音。
    李幼白大着胆子往前,刚要扶住树干时,只听见“嗒”的一声响动,紧接着右脚被硬物夹到,灯笼掉在地上滚了几滚被大雪打灭,疼痛感瞬时沿着脚掌蔓延开来,她险些叫出声,疼的蹲下身去,踉跄着坐倒在地。
    是个捕兽夹,或许是寺里人放在此处防御鼠类的,不幸中的万幸,捕兽夹陈旧,故而力道不如新的那般厉害,但也死死夹着她的脚掌,隔着鞋,血迹一点点透了出来。
    李幼白深吸一口气,双手用力去掰那夹子,但夹的实在太紧,指间攥出血痕,捕兽夹依然无法掰开,锯齿般咬住她,令她疼的直打哆嗦。
    “谁在那儿?”身后传来说话声。
    李幼白回头,看不见黑影里的人,但能觉察出他在朝自己走来,咯吱咯吱的踩雪声,像是踩着她的神经,越清楚,越令人紧张。
    她胡乱摸到根树枝,挡在胸前,“别动。”与此同时,一股熟悉的墨香传来,她拧眉回忆,忽然试探着开口。
    “是你吗?”
    她尽量让自己的嗓音听起来平静,但在这样的环境中,丁点的颤抖都能被放大。
    闵裕文循着声音,看见坐在地上的人,天很黑,只能看到一团模糊的影子,他听出女子话里的意思,像是认得自己。
    方才有人尾随,他有意避开,便疾步往上山方向快走。他知道自己有张姣好的脸,自小到大因这脸也惹来不少麻烦,胆子大的女娘喜欢跟踪尾随,把他逼到无人处堵着说话,或强行递帕子塞情书。胆子小的便托付给家人,写拜帖,送邀帖,千方百计都要见他一面。
    他跟父亲长得像,而父亲当年也有此苦恼。
    久而久之,闵裕文便也习惯了,不管对方如何,他都会保持距离,再不济,逃走便是,横竖他是个男人,跑起来势必要比女郎快。
    他走近些,发现此人并不是跟踪自己的那位,那人身上脂粉气很香,但不刺鼻,用的应是当下时兴的好香料。而地上这位没有,细嗅起来只淡淡的清香,还有他熟悉的墨香,想来是个喜欢读书的。
    “你是谁?”他声音轻和温润,虽在打量却不叫人反感。
    李幼白:“我们白日里擦身而过,不知郎君可还记得?”
    闵裕文想起来,遂又上前几步,借着茫茫雪色,终于看清了女娘面容,她正背靠着石头,小脸紧绷,呼吸急促,双手覆在脚面。
    他看了眼,发现她的脚被捕兽夹夹住。
    将来大佛寺时,慧能师傅便带他熟悉了寺庙周遭,他知道此地布了不少捕兽夹,想来这女子不知情,才会误踩陷阱。
    “你怎么来这里的?”他还是有些防备。
    李幼白疼的快说不出话:“我就住在西侧厢房,本想出来走走,不料踩到了捕兽夹,劳烦郎君帮我,我..掰不开。”她艰难地用手指缓冲夹脚背的力道。
    闵裕文跪下身去,抓住兽夹的两侧使上全身力量,甫一撑开,李幼白便抱着右腿往后挪动,又是“嗒”的一声响,夹子弹落在地。
    “多谢。”李幼白倒吸着凉气,剧烈的痛感令她掉了泪。
    闵裕文望见那颗泪珠掉在她手背,他从袖中掏出巾帕,递过去,“擦擦脸吧。”
    极轻的声音,给人安稳的感觉。
    李幼白带了鼻音:“我不是在哭,是天太冷了。”
    闵裕文笑:“嗯,天是太冷了些。”
    他的巾帕有他的味道,李幼白擦了会儿眼泪,想还他,又看着上面的泪痕有点犹豫。怔愣间,闵裕文自行接过,重新塞回袖中,神情里没有半分嫌弃。
    “能走路吗?”闵裕文扶着她站起身来,她试着跳了下,当即便觉得右脚快要断裂。
    闵裕文见状,道了声“冒犯”,旋即弯腰将人打横抱起来,雪天难行,何况又是山路,石头崎岖不平,稍有不慎便会滑到。
    待走到下面,闵裕文没有瞧见那参差的石头,一脚踩空,整个人朝侧方摔了过去,然却在危机之时把李幼白护在怀里,右手箍住她的头,几声沉闷的响动,两人掉在雪堆里。
    “郎君,你有没有受伤?”李幼白从他怀里爬起来,见他躺着没动,便赶忙去拉他。
    闵裕文躺着缓了会儿,双手撑住地坐起,“我没事。”
    西北角的厢房灯火未熄,李幼白吃力地站起来,朝他深深福了一礼:“今夜多谢郎君搭救,前面都是平路,便不劳烦郎君了。”
    闵裕文点头,看她一瘸一拐往西北方走,时不时单腿跳动,身后的兜帽跟着一上一下,这段路说远不远,说近不近,对她来说却是难熬。
    直到看着她跳到门口,闵裕文才拍了拍身上的雪,往南侧的寮房走去。
    半青见她小脸煞白,吓得赶忙搀扶。
    “三娘回去了吗?”李幼白摁在榻沿坐下,将右腿伸直,稍微弯腰,脚背如同碎骨一般。
    半青跪在她面前,小心翼翼给她脱掉鞋子,又去解绢袜:“荷香来过,道卢三娘在你走后没多久便回去了。”
    荷香便是被萧氏打脸的丫鬟。
    绢袜一点点褪下,半青的泪忍不住夺眶而出:“姑娘,疼不疼?”
    不仅肉被穿透,骨头应当也断掉了。
    李幼白安慰她:“许是天冷,其实只看着吓人,并不怎么疼的。”
    “怎么不疼,怎么可能不疼?都怪卢三娘,她若是...”半青抹着泪,怨愤不已。
    李幼白打断她:“她没出事,便是好的,否则我没法跟夫人交代。”
    有人叩门,半青横起胳膊擦干泪,走到门板处问:“谁?”
    没有回音,她等了少顷打开,门外没有人,低头,却见地上搁着一个白瓷葫芦瓶和一张纸条。
    李幼白打开纸条,上面只有两个字“伤药”,她立时反应过来,心里头涌上一丝莫名的暖意,为着一个陌生人的善举,脚上的伤似乎也没那么疼了。
    半青为她清理了伤口,将那白瓷葫芦瓶打开,自言自语道:“像是小郎君用的物件,会是谁呢?”
    李幼白什么都没说。
    这夜,她的脚背仿佛有些肿胀,疼的很难入睡,她又怕半青难受,便咬紧牙关忍着,好容易捱到天蒙蒙亮,她爬起来,解开纱布一看,脚掌好似发起来的馒头,幸好伤口撒了药,否则不知会严重到何种地步。
    她用冷水冲了脸,能听见小僧弥上早课的声音,雪下小了,可还是未停。
    洒扫的小僧弥说,往山上来的路被封了,上面的人下不去,下面的人上不来,萧氏闻言狠狠瞪了眼卢诗宁,她却是一脸窃喜。
    “你的脚怎会崴了?”萧氏问。
    李幼白:“走路分神,踩空后摔了一跤。”
    萧氏道:“得亏没什么大事,下回可得仔细着些。”
    李幼白道是,默默扒了两口素食。
    她回屋后没多久,外头一阵兵荒马乱,半青小心翼翼推开门,探出去脑袋往隔壁院里看,忽然咦了声,扭头冲她说道:“姑娘,仿佛是世子爷来了。”
    李幼白纳闷:雪大封路,他又是怎么上来的。
    晌午她便见着了人,他正跟萧氏说话,听见走路声抬头,便对上李幼白一瘸一拐的身影,长眸微微敛起,目光从上落下,最终定在她受伤的右脚。
    萧氏见状,解释道:“李娘子摔了一跤,把脚踝扭伤了。”
    卢辰钊嗯了声,问:“没找大夫?”
    萧氏笑:“我原打算找的,可她非要拦着,便只能依了。”
    彼时雪大如席,山路难行,若要下山寻大夫,必定大费周章,何况当中还有说不清的缘由,深挖下去对谁都不好,李幼白才借口说崴了脚,尽量面上表现的不那么明显。
    卢辰钊没再说话,待李幼白喝茶时,他瞥见她掌心的伤痕,锯齿状的血印,两只手都有,他盯了少顷,却没当场戳破。
    官府的人正清理道路,卢辰钊之所以能上来,是因为走了条陡峭险峻的小路,后半程他是牵着马走上去的。
    半青很好奇,抱着被子歪到床上:“路如此难走,世子爷为何非要赶着上山,难不成有什么天大的急事?”
    李幼白不以为意:“国公夫人和小姐都在,他自然是着急的。”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