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休后被竹马套路了 - 退休后被竹马套路了 第24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还真是想撒手做老爷...
    杜远志一句‘懒死你得了’差点脱口而出:“这算是利息?”
    “嘿,你这么说也成。”沈空青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    与他是一块长大的情谊,又有从军的交情做支撑,他事先说明,杜远志就不会介意:“那就交由我做打算,一会我去问问大山,他若是有空便喊他过来。”
    沈空青知道他是变着样在帮扶沈常山。
    沈常山腿瘸志不瘸,哪怕是兄弟他也不会去接受施舍,找他做工,以劳力获得报酬,沈常山就不会拒绝了。
    “工价等我回去问问我小叔。”
    杜远志点点头。
    两人说好便打算回去,谁知杜远志眼尖,余光里看到从山路上下来的人影,拿手肘捅了捅沈空青,说:“那不是冬哥儿?”
    沈空青顺着他的视线看去,就见山坡上一高一矮两个身影。
    正是叶天冬和叶玉竹。
    正在下山的两人也发现了他们,叶天冬下意识就加快脚步,下坡路不好走,昨天夜里还下过雨,稍不注意就脚滑,后边的叶玉竹见状忙喊了声:“你慢着点。”
    叶天冬这才慢下来一脚一脚踩结实了往山下去。
    见他们两个下来,沈空青二人也不急着走了,一直等两个哥儿走到跟前。
    沈空青见他们头顶叶子还背着背篓,问他们:“去山里做什么?”
    叶天冬就把自己的背篓解下,抬到面前来,沈空青低头看去,背篓里有鲜嫩的香椿、蕨菜和数根竹笋外还有用独角莲叶包着的不知名物。
    整整装了一背篓。
    上午的山林有昨夜下的未曾晒干的雨珠,叶天冬把拿来挡雨水的独角莲叶取下,露出红润的脸:“我和竹儿进山挖点野菜准备背去镇上卖,青哥你们怎在这?”
    沈空青看了眼他被沾湿的肩头,道:“我和大志过来看地。”
    “看什么地?”
    杜远志指着一旁看不到边的荒地说:“官府发的,我和大青各占一半。”
    “哇。”叶玉竹发出惊呼声:“我记得这片地有八十亩,全是你俩的了?”
    杜远志得意地昂起了胸膛
    叶玉竹赞道:“我敢说现在你俩是村里最富有的人。”
    这句话也没说错,毕竟在他们的潜意识里,有地就等于有钱。
    而且四十亩,哪个人有他们多?
    杜远志道:“可不止,我和大青各五十亩。”
    “好多。”
    杜远志笑道:“傻弟弟,这可不多,都是拿命换来的。”
    叶玉竹道:“应该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。”
    杜远志赞同道:“嗯,会说话,哥哥我爱听。”
    叶天冬听完了,说:“可是开垦起来不容易吧?”
    这一下就戳在杜远志心坎上了:“可不是,我和大青差点就放弃了。”
    一旁的沈空青淡淡道:“明明是你想放弃。”
    “...”要不是他知道自己没出现幻觉,杜远志差一点就信了。
    叶天冬看看这个看看那个,最后还是遵从内心所愿,问沈空青:“那你们是打算请人?”
    沈空青嗯了声。
    “那得要不少银子。”叶天冬自己会挣钱,也会算账,知道开荒不容易,也知道这笔开销要数十两,虽然他很想问沈空青钱够不够,但大抵是不用他担心的,青哥目前有安置费,再不济还有家里人,与其操心这个,不如想想以后两人真在一起,青哥又把钱花完了,他该拿什么养家。
    沈空青不知他内心所想,只以为他是担心投入大回报小,说道:“这片地免税,花的钱早晚能挣回来。”
    叶玉竹点点头:“那是能省很多。”
    沈空青扫了眼叶天冬被打湿的裤脚,怕他着凉,便说道:“天不早了,回家去吧。”
    叶天冬把背篓重新背好,沈空青本想帮他拿,可是还有其他人在,又怕他们误会,不敢开口。
    两个哥儿走在前面,杜远志这才看见叶玉竹的背篓里装着的是一节腐木。
    叶玉竹听见他问,便解释了:“是段槐木,长了木耳,我和冬儿便商量着扛回家去,将来长了就能摘。”
    杜远志笑道:“你俩倒是机灵。”
    木耳可是好东西,属于山珍一类,拿到镇上去卖能有十多文一斤。
    沈空青两人也不敢离两个哥儿太近,只不远不近缀着,是一个他们说话能听见又不会让人多想的距离。
    进了村四人就得分开,这时候沈常山不在家,沈空青就没理由跟在叶天冬后面,四人各走一边,各自归家。
    傍晚,等沈云华回来,坐在一块吃晚食时,沈空青问了他关于开荒请人要多少工钱的事。
    沈云华这个村子那个村子来回跑,对于这些事也较为清楚:“若是只请人不带工具,便是十三文一日,若是自带工具就得十六文。”
    “包饭?”
    “自是不包,怎好端端问起这事了?”沈云华夹了一筷子腌萝卜条到碗里,问他。
    沈空青便把官府下发了五十亩荒地的事说了说。
    沈云华听后道:“可是凑巧,这几日得下地种花生豆子,怕得过几日才能去帮忙。”
    “荒地的事不着急,你们也不用担心,紧着家里的活做完先,别耽误了。”
    沈云华知他是有请人的打算,毕竟五十亩地,靠他们这几双手得忙到猴年马月去,见侄儿有计划,他便也不担心了。
    过了清明节,村里就得忙着下种。
    该种花生种花生,该种豆子种豆子。
    而清明至谷雨这段时间,也是种莲藕、芡实和苇的时候。
    这三样东西村里都有人种植。
    将来采莲子、挖莲藕,剥芡实、将芦苇编成帘子,用来盖屋顶、铺床或者当门帘,那都是村里的盛事。
    就连沈家都凑了这热闹。
    初十和十一这两日,沈云华没有去外面卖货,而是留在家里帮忙种花生豆子。
    沈空青依旧没有下地,但他负责了家里的一日三餐和其它杂事。
    做饭、浇菜、喂鸡鸭,清扫庭院和鸡舍。
    当然这些也不是家里人逼着他做的,是他自己不好意思,主动分了过去。
    不过他的主动也就到这了。
    毕竟他可是连开荒这种大事说不掺和就不掺和的人。
    杜远志花了一天时间,找了二十个家里有工具、勤恳老实的同村,在十一这日正式开工。
    正巧赶上村里下种,村里肉眼可见地忙碌起来,杜远志要找人,却不是要找偷奸耍滑的,又还得自带工具,把整个南山村跑遍了才凑齐这二十人。
    荒地开工两日后,正是十三。
    这日一早,沈空青还在睡着,就听见敲门的声音。
    他迷迷糊糊睁开眼,发现房间都还是昏暗的,只有丝丝光亮。
    正想赖着不起,门又被敲了三下,沈君迁中气十足的声音从门外传进:“大孙子快起来,有事吩咐你做。”
    沈空青只能坐起来,扒拉了下睡乱的发髻,半眯着眼去开门。
    一开门,好家伙,天色才刚破晓:“作甚?”
    沈君迁见他醒了,忙道:“快起来洗漱,跟我下地去。”
    “下地?我不去。”沈空青赶紧往回溜。
    沈君迁一时没拉住他,又被他跑回了屋里,只能跟着进去,一边走一边说:“藕芽发好了,得抓紧时间种了。”
    沈空青一溜烟跑回床上,拿夹被裹住自己:“家里何时还种藕了?”
    “我买了三亩地,打算种了卖钱给你的。”地是年初那会买的,他见这两年村里种藕的发了家,正巧仗打胜利了,大孙子得以回家,想着给他置办些东西,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地好,便用自己的私房买了三亩地改成水田,问了别人种藕的法子,学人家种藕。
    沈空青一听,愣住了:“给我的?”
    “那可不,虽说家里的地现下都挂在小榆名下,可实际上大都分给了你二叔,你爹本身就没几亩地,到时候和小榆分,你能分几亩?”
    “可是...”沈空青被他明显的偏爱弄得是感动又无奈,他抓了抓自己的脸,说道:“我有钱。”
    沈君迁见他不买账,吹胡子瞪眼:“你能有几个钱?你要真有钱,便是日日跟我去村头下棋我都不说你。”
    “这可是你说的啊。”沈空青把被子一掀,光着脚就往衣柜那边去,打开衣柜翻了翻,抓出一叠银票又走回来交到沈君迁手里:“够不够?”
    屋里没有点灯,破晓的阳光也没照进来,视线并不清晰,沈君迁虽然没到老眼昏花的地步,可也确实看不清楚,得举到面前,一张一张摊开看,好家伙,加起来有二百两:“你哪来这么多钱?”
    沈空青腰板笔直:“我就是一辈子跟你去村口下棋都饿不死。”
    他说着就要躺回去,却被沈君迁一把拉住:“起来,先把莲藕种了。”
    沈空青呆了:“你老人家怎出尔反尔?”
    “反正我老,不要脸都行,你赶紧起来,老二一家都去种豆子了,就我跟你有空,咱两先去种一些,等过两日他们忙完了再过来帮忙。”沈君迁把夹被往床里面推,还把鞋子给他摆好,一副没得商量的样子。
    沈空青崩溃了:“你去请人,请人成不成?”
    沈君迁听了后,拍他的手臂:“有几个臭钱就摆老爷架子,你是不是欠收拾?”
    沈空青欲哭无泪:“明明就是你说话不算话。”说是这么说,还是乖乖起床了。
    沈君迁看着他高大的背影,笑了笑,看着手里的银票嘀咕道:“这孩子,这么多钱就随随便便收着。”趁着沈空青洗漱的时候,回去自己屋里,翻出一个陈旧的匣子,他拿在手上,重之又重的抚了抚带着刮痕的箱面,返回沈空青屋里,把那二百两银票装进去,再重新放回衣柜里。
    这个时辰家里人正准备早食,一会吃了好下地。
    毕竟一整日的劳作,肚子还是要吃饱。
    见一向得辰时末才起的沈空青打着呵欠进厨房,沈泽兰都惊讶了:“大哥你怎起这么早?”
    沈空青看向老爷子:“起来种藕。”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