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华 - 盛华 第9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李漕司听完,神情微微有些凝重,沉吟片刻,吩咐赵大:“我知道了,你做得很好,去帐房领十两赏银,赶紧回去歇着吧。”
    赵大忙谢了赏,迟疑了下,看着李漕司又回道:“还有件小事,五爷盯着我问了半天钟婆子的来历。”
    李漕司一个愣神,急忙问道:“怎么问的?你仔细说!”
    “五爷说,三老爷和钟婆子都说三老爷长的象生母,论血缘,钟婆子是三老爷嫡亲的姨母,怎么竟和三老爷一点儿也不象呢?问我钟婆子究竟是不是三老爷嫡亲的姨母。”
    “你怎么答的?”
    “小的不敢乱说,没敢答话,吱唔过去了。”
    “嗯!”李漕司背着手来来回回踱了几趟,长长叹了口气:“老三好福气,我李家果然福泽深厚!”感叹完,回身吩咐赵大,“下次,把钟婆子的身份透给他,委婉着些。”
    “是!”赵大这才垂手退下。
    李漕司背着手站在窗前,出了半天神,吩咐道:“去看看秦先生歇下了没有。”
    没多大会儿,秦先生就到了,李漕司起身让秦先生坐,“先生请坐,知道先生一向歇得晚,这才让人过去看看先生歇下没有。”
    第21章 鼎力相助
    “我是只夜猫子,出什么事了?”秦先生边落坐边笑问道。
    “赵大从横山县回来,带回两件事,一件是王爷去横山县游玩,把五哥儿叫过去一起吃了顿饭,邀五哥儿到万松书院和他们几个一起读书。”李漕司语速很慢。
    秦先生大是惊讶,“王爷竟如此青睐五爷!实在出人意料!五爷知道王爷是王爷了?”
    “是,王爷主动表明身份,实在是没料到。”李漕司感慨的摸着脑门,五哥儿这份福缘真让人又喜又妒。
    “这是李家的福份,更是老爷的福份。”秦先生看着表情复杂的李漕司笑道。
    李漕司苦笑点头,“确是如此,我懂。唉!我这一代,兄弟三人,老二成事不足、败事有余,老三……从前一直是有他没他一个样,没想到他竟然养了这样一个好儿子!”
    李漕司抬头看向秦先生,将李文山向他借人并托他找师爷的事说了。
    “……你看看,才十五六岁的孩子,就已经知道要迂回、借力,未雨绸缪,何其难得!秦王邀他一起读书是他的福缘,若只有福缘,不过尔尔,我也不会太看在眼里,可难得的是他还如此能干有心计,有心计才能抓住福缘,有福缘才能一展才干,这是个有才有运的!”
    “恭喜老爷!”秦先生一脸笑,“李家代代有人,不愧是下里镇李家!祖上福德之深厚,令人感叹!”
    “不怕先生笑话,这要是杉哥儿他们几个,我不知道多高兴!可偏偏是老三家的山哥儿!我们府上那点子污糟事,先生也都知道,唉!”李漕司连声叹气。
    “老爷着相了,我倒是觉得,五爷来寻老爷求助这一条,最值得看重。”秦先生笑道。
    李漕司稍一愣神就反应过来,“你说的极是,老三……如此长大,五哥儿竟如此明理,知道什么叫家什么叫族,这一条确实,极其难得。”
    “五爷既然知道家族兄弟,老爷还叹什么气?说句不怕老爷生气的话,永安伯府从老太爷起,这些年都是老爷一个人在支撑,这些年老爷最大的心事,不就是老爷之后,文字辈无人能够支撑李家吗?如今有了五爷这个希望,老爷该高兴才是。”
    “你说的极是。”李漕司打起精神,“永安伯的爵位到父亲是最后一代,我原来一心想着建功立业,至少让这爵位再续一代,如今看……”
    李漕司长叹了口气,到现在,他早就息了这份妄心了。
    “没有爵位,再没有能支撑大局的人,李家败落指日可待……你说的对,不管是老三家的,还是杉哥儿他们,都是永安伯府李家子弟!那往横山县去的师爷,照先生看,谁去合适?”
    “我想去看看。”秦先生微笑道。
    李漕司露出会心笑容,“我也是这么想,五哥儿是不是可造之才,先生去看看最好,若真是块璞玉,必得先生这样的大才在旁边指点照应才最好,就有劳先生走一趟了。”
    李漕司安排的极其快速爽利,第二天一早,秦先生就带着几名长随、两个小厮,启程往横山县去了。
    午后,李漕司亲自挑了两个小厮,四名精干长随,交赵大带到横山县,并吩咐他也暂时留在横山县听五爷使唤。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    李文山又是激动又是忐忑,和李夏细细介绍了秦先生长什么样,如何如何风采出众谈吐不凡,赵大又是怎么说的,小厮怎么机灵长随怎么精干……
    李夏盘膝坐在扶手椅上,食指对着食指顶在下巴下,她没想到大伯竟然这么看重秦王,可就算秦王没有早死,他一个闲散王爷,犯得着么?
    嗯,犯得着!秦王背后还有太皇太后……噢不!是太后!
    如今朝里应该正是乱相一片的时候,江皇后嫡长子虽说总算立了太子,江家也算势旺,可苏贵妃深得皇帝宠爱,又生了一对玉人儿一般的双胞胎儿子,苏家在朝中的势力并不亚于江家,除了这两位,还有位姚贤妃……
    想到姚贤妃,李夏眼睛微眯,姚贤妃真真正正是应了那句咬人的狗从来不叫的话,认真说起来,江皇后和苏贵妃都是死在她手里……不过,姚贤妃对她倒是有大恩……
    想远了!李夏忙把思绪扯回来,朝中这么乱,大伯这么精明的人,肯定也打上了太后的主意,确实,紧跟太后才是最后的赢家……
    “大伯看重的是秦王对你的看重。”李夏不准备跟五哥说太多。
    李文山连连点头,“我也是这么想!这万松书院,我一定得考进去!对了,阿爹后天要去杭州府拜见罗帅司,我跟阿爹说过了,跟他一起过去杭州看看,最好能去万松书院走一趟,好好看看。”
    “我跟你一起去!你一会儿去见见秦先生,问问他知不知道罗帅司衙门里都有些什么人,哪些人能交好,哪些人得罪不得,到时候好给阿爹提个醒。”
    “阿爹要是问我怎么知道的……就说从王爷那儿听说的,反正他肯定不敢找王爷对质!”李文山话没说完,就自己找到了答案,一边说一边嘿嘿笑个不停。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    罗帅司和罗帅司的衙门里有哪些要注意的事,以及有哪些要紧的人物,根本不用打听,秦先生张口就介绍:“罗帅司去年秋天就到任期了,原本是要调回京城,可去年从入夏起,王爷就病连着病缠缠绵绵不见好,太后着了急,请高人看了,说是犯了灾星太岁,最好离开京城避一避,太后就决定带着王爷到杭州住几年,避过灾星太岁再回京城,罗帅司是官家和太后都信得过的人,太后钦点,让他在杭州再留一任。”
    “王爷到杭州后病就好了?”李文山毕竟还是个半大孩子,最有兴趣的先是这灾星避过没有。
    “离开京城就渐渐好了,”秦先生脸上眼底都是笑意,他很喜欢这位五爷,淳朴清澈,生就一份赤子之心,实在难得。
    “先生,真有灾星太岁这一说吗?真有鬼神仙怪?人真有魂魄吗?”李文山一口气问了一连串的问题,阿夏的事让他困惑,更让他心生敬惧。
    第22章 高人指点
    “我也不知道。”秦先生答的诚实,“圣人说敬鬼神而远之,既然要敬要远,那应该是有的吧。”
    “那,那些神通广大的和尚道士,真能象书里写的那样,夺人魂魄、起死回生吗?”
    “这是出世的学问,我不懂,咱们不说这个。”秦先生笑着截断了这个话题,这可不是李文山现在该学该研究的东西。
    李文山喔了一声,想着阿夏,盘算着要是有机会见到让王爷避灾星的那位高人,一定要好好问一问。
    “都说罗帅司这一任之后,皇上必定要大用他的。”秦先生扯回正题,“太后到杭城前,两浙路官员调换了不少,新添了一位安抚副使关铨,关铨是……”秦先生犹豫了下,话到嘴边又换了句,“刑部出身,打过几年仗,是一员悍将,师从陆家,论辈份是陆将军的师叔,不过关铨虽师从陆家,却没正式拜师入门,他到两浙路做副使,听说除了太后和王爷安全,余事不管。”
    “陆将军的师叔?腰里也挂着蛇?”李文山下意识的问了句,随身带条蛇这件事对他来说太有意思了。
    “没有,”秦先生惊讶非常的看着李文山,这蛇的事,他们也告诉他了?这就是所谓的倾盖如故?“那蛇是陆家的宝贝,就是嫡支也不是谁都能有的,蛇的事,五爷要慎言,陆将军信任你,你也要受得起这份信任。”
    李文山脸红了,吱唔答应,他刚才这嘴,也太快了!以后要切记切记!
    “咱们接着说,王同知原是苏州知府,他是商家出身,二十几岁就中了进士,少年得志,如今才不过三十多一点,已经做到了四品同知,前程无量,他家资豪富,最爱美人儿,家里姬妾众多。除了这两位,罗帅司身边还有三位要紧的参议,朱参议、闪参议,还有一位姚参议。”
    “闪参议?和定平府闪知府是一家的?”闪这个姓不多见,李文山敏感的问了句。
    秦先生赞赏的看着李文山,点了点头,“同族,五服内。闪参议三十出头,举人出身,文采出众,大约不会甘于杂途出身,肯定想考个进士,有了出身再正式入仕途。
    朱参议五十多岁,师爷出身,刑名钱粮都极通。
    姚参议原是贱籍,才华出众,因脱籍不足两代,不能科举,很早就入幕罗帅司帐下,极得罗帅司信任。这几位都是杭州府,或者说是两浙路的要紧人物,旁的,别得罪也就是了。”
    李文山一一记下,又问了几句,正要别过秦先生回去,秦先生看着他笑道:“令尊去参见罗帅司的时候,不妨让他和罗帅司提一提王爷邀你入读万松书院的事。”
    “嗯?”李文山疑惑的看向秦先生。
    秦先生微笑看着他,停了片刻才慢吞吞道:“太后和王爷在杭城的安危,是罗帅司,也是整个两浙路最最重要的事,你进了万松书院,就能时时见到王爷,这事最好事先和罗帅司打个招呼,才算妥当。”
    秦先生这一番话没能说散李文山脸上的疑惑,这事还用得他给罗帅司打招呼?王爷的事,用得着他跟罗帅司打招呼?就算要打招呼,王爷身边的人多了去了,早就该打过招呼了。
    秦先生看着李文山那一脸憨相,笑起来,这么精明的人偏顶着幅憨厚面相,真是难得之极!
    “别人是别人,你是你,不相干,你只管和你父亲说。”秦先生没多解释,只笑着交待。
    李夏听五哥李文山转说了秦先生的话,这才知道秦王怎么会到了杭城,明白之外又纳闷了,秦王小病缠绵不断和高人指点避灾星太岁这事,她不清楚上一世有没有,真要是上一世也有,那一回,太后肯定没听这高人的话。
    只怕也不是什么高人,秦王一直到死都顺风顺水顺的不能再顺,哪有什么灾?这位高人说的这灾,也许是秦王暴病身死这事吧……可现在离秦王暴死还有七八年呢,难道太后和秦王要在这杭城住上七八年?
    还有关铨,陆仪做了禁卫军都指挥使之后,头一份折子就是调关铨做了副手,在这之前,关铨一直在河套马场养马……
    关铨,也是个和上一世不一样的变数!
    “喂!”李文山伸手在李夏眼前晃了晃,“想什么呢?眼都直了。”
    “没想什么。”李夏飞快答道,“你接着说。”
    “说完了!”李文山脸凑过去仔细看着李夏,“我刚才说的,你光出神没听到是吧?”
    “听到了!”李夏伸手推开五哥的脸,“关家和陆家渊源深厚,你说过,关铨是刚正之人。”
    “关铨我也认识?阿夏,我到底当了多大的官?怎么净认识大人物?你别告诉我我当了丞相?”李文山满眼期待的看着李夏,肩膀都要抖起来了。
    李夏调转目光往房梁上看,“就是个小京官而已,你想的太多了!那个姓闪的,可以用一用,也许管用!”
    “姓闪的?对付那两个师爷?这……能对上?”
    “嗯!阿爹那天不是说,卜师爷说,陈粮换新粮的事不是他们做的,他们只是个背黑锅的。”
    “是!原话是:卜师爷是无辜池鱼,代人受过!”李文山拧着眉,两根手指捏着下巴苦思冥想,用闪参议对付两个师爷,怎么用?阿夏都有主意了,他怎么一点想法也没有?
    他上一世明明那么厉害!
    “这事得找赵大帮忙,”李夏学着五哥,也用两根胖手指捏着下巴,“让他把这话送到闪参议耳朵里!”
    “这有什么用?嗯……”李文山话没说完,一拍大腿,就明白了,同时,他又想到了另一个可能,“阿夏,你说,这事会不会……卜师爷真是池鱼?”
    “卜师爷要真是池鱼,那闪参议听到这话就更不能置之不理了,除非他跟闪知府有仇,这仇大到他宁可搭上自己!”
    李夏想着那些卷宗,就算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,这两个师爷也是帮凶之一,无论如何都要从阿爹身边挪走!
    第23章 老太太
    “在闪知府那里,他是不是池鱼咱们不管,可在阿爹这里,他们两个害死了阿爹!”李夏仰头看着李文山,李文山听的头皮一紧,连连点头,“我知道我知道!先把他们掀走再说!我去找赵大!要不要跟秦先生打个招呼?”
    李文山抬起了一只脚又看着李夏问道,虽说刚认识秦先生没几天,可李文山却觉得认识他好多年一样,对他又尊敬又信任。
    “那你跟秦先生说一声就行了,不用再找赵大。”李夏笑道。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    秦先生送走李文山,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,只觉得热辣辣的竟有要痛饮几杯的冲动。
    用卜怀义狡辩的鬼话来整治他,这一招四两拨千斤不说,狠辣至极却又不伤已德,说起来简直算得上堂堂正正!明明是阴谋,却是一派阳谋风尚,真真是难得!这位五爷真真是难得,以后的成就必在李漕司之上,值得教导、值得辅助!
    秦先生将这件事又细细过了一遍,叫了赵大进来吩咐道:“明天三老爷要去杭州府参见罗帅司,你带几个人悄悄跟过去,一来暗中保护五爷他们,二来,还有件事……”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