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-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第101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说说笑笑再加上休息,时间一转眼就过去,屋里的广播通知“坡面障碍技巧”的第一轮即将结束,请1、2、3号选手就位的时候,余乐的心情已经完全调试了过来。
    他起身,在大家的祝福里,往门外走去。
    斗志很足。
    不还有两轮吗?可比跳水的机会多多了!
    继续加油行不行!
    只是路过“led大屏幕”的时候,余乐的目光被屏幕上的排名“抓住”,脚下停顿了两秒。
    之后,他干脆地收回目光,头也不回地离开。
    在他身后,“led大屏幕”上正显示着第一轮所有选手的分数。
    第一名 j省队周晓阳
    第一跳:70.24分
    第二名 h省队孙毅
    第一跳:69.45分
    第三名魔都队余乐
    第一跳:67.62分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余乐抿着嘴角去看远处的大山,山体上挂着成片的白雪,像是穿了一件颜色深深浅浅的薄纱。
    很美,有着这个季节独有的梦幻瑰丽。
    但又有无法被白雪遮挡的部分,是山峰,是巨石,是一棵青松立于山峭上,在寒风中笔直地生长,郁郁葱葱。
    这是温柔下的峥嵘,也是大山的傲骨。
    张倩教练说的没错。
    在室外,在大山里,与风共舞,与雪战斗,那才是精彩。
    只是一眼,余乐便觉得心胸骤然开阔,有正气回荡不休。
    没关系。
    还有两轮,自己一定会越来越适应这个赛场,一定会越滑越好。
    万年老三什么的……我特么就是不服气了!
    他来到山顶,第二轮的比赛还没有开始。
    排在他前面的那位“二师兄”正在和“一师兄”兴致勃勃地讨论第一轮的比赛。
    余乐听着内容,走了过去,他如今心态调整,已经可以倾听讨论。
    “二师兄”安吉看见余乐过来,顿时比了嘴,显然有点忌惮在余乐面前说那些话。
    余乐主动询问:“我刚刚在屋里,周晓阳的比赛你们看见了吗?都上70分了?”
    安吉这才说道:“就是发挥的特别好,听说全程没什么问题,后面两个跳台都上了1080。”
    余乐听完点头。
    能连续完成两个1080,就足以说明周晓阳前面几乎没有失误,从头到尾没有丢速度。
    以周晓阳的实力,只要发挥好,拿这个分数太正常了。
    严格说来,周晓阳才是国家队里,坡面障碍技巧这项运动的“一哥”。
    他一直在练这个项目,基础特别好,难度储备也不错,但周晓阳不是个比赛型的运动员,他一参加比赛就容易出现失误,据说去打欧洲杯的时候,他打了两年,没有一次进入决赛,十拿九稳的动作都能失误。因而在去年,队里调剂,就把孙毅安排到了坡面障碍技巧上。
    孙毅是u型场地技巧成绩最好的运动员,性格又偏于嚣张,很有自己的态度,因而一到坡面障碍技巧就夺走了周晓阳所有的光彩,再加上周晓阳也是越滑越不自信,时间长了,大家一聊起坡面障碍最强选手的时候,嘴里就只有孙毅一个人。
    至于周晓阳心里什么想法,压力大不大,余乐从未试图去了解过。
    周晓阳被孙毅压着,还愿意跟孙毅走,支持温喜德当总教练,这么一个立场完全不同的人,余乐确实很少会去想他心里的委屈。
    只能说,今天沉默许久的坡面障碍滑雪“一哥”,终于支楞了一把,力压孙毅,成了爷们儿。
    应该是很开心的。
    扬眉吐气啊!
    就是不知道孙毅什么想法了。
    余乐让自己的联想展开了一下……抱歉没忍住,他一下就笑了。
    忍着笑,这幸灾乐祸的心思说出来可不地道,憋住,憋住。
    好在这时出发点裁判的对讲机响了。
    余乐的注意力被转移,顿时就没了玩笑的心思。
    第二轮比赛即将开始。
    这次也要好好加油!
    不再被其他的事情影响,余乐的目光再一次落在赛道上,仔细构思自己第二轮比赛的路线。
    或许是路未方带来的话给了余乐很好的指引方向,他很快就有了不错的计划,待得一号选手出发后,余乐收回目光,为接下来的比赛热身。
    安吉很紧张,看了余乐好几眼,似乎想要找他说说话。只是余乐做事太专注,根本不和安吉“渴望”的眼神对视,偶尔视线碰上,余乐完全无视地略过。
    安·紧张就话唠·吉遇见余·紧张更沉默·乐,最终只能落寞地出发,滑出了余乐的视野。
    余乐反复做了几个下蹲动作,又扭转几次腰胯,远远听见观众席传来的掌声,便自觉地走到了出发点。
    旗门距离坡顶还有五米的距离,他往下滑了一点,将滑雪板一横,在旗门后一点定在了原地。
    等待着。
    这个过程时间会被拉的尤为漫长,感觉像是等了两三分钟,实际上可能连一分钟都没有,出发点的裁判就开口:“准备,出发!”
    余乐点了一下头,最后一次确认装备准备情况,然后朝下滑去。
    最初的时候速度很慢,他的滑雪板尾端移到了前方,再一次地倒滑出发。
    第一个街区,他选择了彩虹桥。
    倒滑270°上桥,在完全通过弧形区域后,又是一个【麻花270度下桥】。
    余乐的桥上旋转技巧很不错,这和他的天赋,以及这些年的训练有很大的关系,他的旋转很稳,如果有数据采集他每次旋转的数据,就能够分析出,他永远在同一个位置发力,并且起跳,半空中的姿势标准的一模一样,直至落下。
    作为技巧类的运动员,他很清楚怎么加强自己的实力,就是千百次反复的训练,形成绝对的肌肉记忆,在比赛的时候,他的身体就会自然而然达到要求,而不需要他在再去计算太多。
    至少270°的左右旋转,他现在已经练的很熟,除非他对出发点的计算发生了错误,否则很少会出现失误。
    彩虹桥。
    270°上。
    270°麻花下。
    非常轻松地就完成了。
    转眼就来到了第二个街区。
    这个街区余乐选择的是侧面上桥。
    平桥。
    270°上。
    桥上180°换方向,又叫做【桥上跳】。
    下桥没有技巧,直接正面上桥。
    这个道具的技巧难度就比较低了,至少对于余乐而言,他对【桥上跳】这个技巧,掌握的还是很娴熟,训练到了现在,只要不是因为道具的原因,他在平桥上做这个技巧很难发生失误。
    当然,对于其他人而言,这个动作还是有些难度的。
    就这样,行云流水,流畅地通过了第二个街区,余乐来到了第三个街区。
    这一次,他选择的是弧形桥。
    现在的速度非常棒,两个较为简单技巧的街区几乎没有影响他的速度,以目前的时速,他轻轻松松就可以通过弧形桥。
    这一次,余乐甚至没有做技巧上桥的动作,他从正门的雪台直接滑上弧形桥,身体倾斜着,滑出一个妙曼的弧度,滑雪板与铁桥发出“哗”的一声响,他的呼啸声中,毫无压力地从桥尾飞了出去。
    下一秒,他滑雪板就落在了那20米长桥的尾端,一切都刚刚好,速度刚刚好,位置刚刚好,包括双脚踩在平桥上的脚感,都与平时训练的最好状态一模一样。
    “唰!”
    电光火石的接触,让人汗毛炸开的舒爽声音,成功落地。
    太流畅了!
    虽然明知道这是自己降低了难度后的结果,但这种流畅感还是让人感觉到舒服,不像比赛,更像是在玩。
    他滑着自己可以完全掌握的技巧,从容地面对每一个道具,更为纯粹地享受速度带来的感觉。
    寒风刮在脸上,细小的雪沫瞬间就被他灼热的脸庞灼烤成烟雾,在周身一圈萦绕出白色的雾状。
    直至再一次卷起翻飞的雪,化成裹挟天地的龙卷风。
    余乐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幻想,但是当速度与激情同时诞生的时候,他确实感觉到了无尽的畅快。
    而且这里可是户外啊!
    抬头就可以看见天,举手就能够摸到太阳,他呼吸着甘冽的空气,在这腾挪闪转间,就好像飞过群山峻岭的鸟儿,心胸变得开阔,敢去天涯海角!
    “难度降低了啊。”
    与此同时,刑世杰身边的助理裁判说完后,又补充了一句,“但流畅度和完成度却提高了。
    这一次,看来改变了作战方案。”
    刑世杰笑:“刚刚有看见柴明把路未方叫过去,然后路未方又急急忙忙地跑进了选手休息室里。”
    助理裁判笑:“这是高人指点。”
    刑世杰点头,确实是高人指点。
    可以看出来,从预赛到决赛的几场比赛,余乐一直在很努力的展示的他的全面性,恨不得将他的“上限技巧”一股脑的用出来。
    “上限技巧”注定是比较难完成的,是一个人的能力极限,属于超出他掌控的部分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