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-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第102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因而在刑世杰的记忆里,余乐天赋很高,赛场经验也够,但是大大小小的失误就没有少过,就好想这个家伙其实一直处于特别勉强自己的程度,他滑的磕磕碰碰东倒西歪,其他人看着也揪心,担心他是不是下一秒就会失误。
    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。
    就不说裁判了,哪怕是正常人,也更喜欢看主角大杀四方的小说,而不是从出生就坎坷到了事事不顺的悲剧吧?
    柴明给余乐指的路是正确的。
    这小子确实应该滑一些他能力范围内,可以完全掌控的技巧,让裁判对他改观。
    “哇哦!这小子就算不去拼不去搏,也还是很厉害嘛。”
    换句话说,给裁判们“兜个底”,告诉大家,余乐的下限又是什么程度。
    现在看来,余乐是把“基础桥”已经吃透了,如果只是正面上桥,滑到桥尾的话,哪怕是最难的弧形桥,他都完全没问题,而且还可以在简单的桥上,做到270°上下桥的技巧。
    不说【灾难跳】,不说450°,不说桥上动作,只说他现在的实力,在街区区域,已经是国内极其优秀的运动员。
    余乐降低难度的一滑,反而给裁判吃了一口“定心丸”,纷纷在心里点头,不错不错,就算降低了难度,也还是很具备实力啊。
    这小子真厉害。
    这就是刑世杰夸柴明的原因。
    柴明在隔壁未成年组担任裁判,看起来好像没有管过余乐的比赛,但实际上他每场比赛都看在眼里,记在心上,由着余乐自己发挥,又在适当的时刻稍微点拨一下,就把余乐这个有点“失控的陀螺”,拉回了圈里。
    听说国家队队员要换主教练?
    呵!
    他下去了,谁能上?在国内,谁能把他们这些裁判的心思摸透?
    因为助理裁判的话,刑世杰走了一下神,再度回神的时候,余乐已经从跳台上飞了出去。
    刑世杰在那一瞬间就捕捉到了余乐上台前的速度有多快,不过第一个跳台,他就飞出了极远的距离。
    同时,他身体扭转,左侧的偏轴转体,接上一周的翻腾和【日本抓板】,高度和距离都很棒,所以给了他足够时间完成动作。
    轻松落地。
    不过刑世杰现在也看出了余乐的弱点。
    他的偏轴转体明显有点弱,所以在偏轴一周和翻腾一周同时完成的时候,他再去做【日本抓板】的技巧,身体就不敢像上一轮那样舒展到让人看着就觉得很舒服的程度,就像大部分运动员一样,手抓到了板上,身体一回正,就赶紧松开找平衡。
    因而也丢掉了他身上特别的闪光点。
    当然,这个动作是没有问题的,他做的非常好,姿态标准,高度漂亮,落地也很完美。
    无论谁看见了,都会给他一个不错的分数。
    目光追着余乐,看着他往第二个跳台滑过去,速度非常快,绝对达到了70迈。
    这个速度可以在第二个跳台做很多技巧了嘛。
    刑世杰将身体完全倾,期待地看着余乐。
    他已经清楚余乐为什么要在三个街区选择较为简单的动作了,当然不是只为了全程分,也不仅仅是把自己的“下限”展现出来,柴明这个家伙还是很聪明,知道他现在就像看余乐的跳台能力。
    毕竟……之前的比赛,余乐被道具区牵走了太多的注意力,不断挑战高难度的动作,出现大大小小的失误,影响了太多的速度,让他只能在最后一个跳台拿出一点东西。
    这明显不够。
    一名优秀的坡面障碍技巧,怎么都要“入得厨房,上得厅堂”,不仅能够从容应对街区的难度,还要把华国运动员的底气,征服跳台的实力拿出来。
    而且余乐作为一名前跳水运动员,他的空中技巧不应该差的。
    只是究竟到了什么程度,刑世杰一直没看见。
    现在可好,柴明像是把他的心思摸透了,直接把余乐送到他眼皮底下,给他看他想看的。
    这个老狐狸。
    刑世杰在心里骂了一声,同时嘴角抿紧,眸光凝练,全神贯注地看向余乐的第二跳。
    这一跳余乐竟然选择的是左侧的“三分之一馆”。
    三分之一馆,顾名思义,就是将一个大跳台分成了三个部分,正对的是主跳台,比较适合选手做不偏轴的翻腾动作,同时如果选手选择主跳台完成偏轴转体,他的难度肯定更大,分数也一定会更高。
    而在主跳台两侧,分别有两个角度倾斜的跳台,又叫“左侧三分之一馆”和“右侧三分之一馆”。
    因为自然倾斜的角度,会帮助选手更好的进行偏轴转体,但同时也会因为道具滨帮助的原因,会被自然扣掉90°的周数。
    两周偏轴变630°,三周偏轴变990°。
    即便如此,能力不够,又或者想冲三周转体,但确实转不过来的选手,都会选择两侧的“三分之一馆”,先不管他扣不扣“周”,就是飞出去在空中成功转了三周,也是漂亮的,裁判也会给出你在正跳台只能转二周,更高的分。
    总之,当余乐调整方向,往“三分之一馆”去的时候,刑世杰就知道,自己这次的关注重点应该是余乐的偏轴转体。
    来吧。
    让我看看你最弱的部分,达到了什么程度吧。
    余乐来到了左侧的雪台,他控制着滑板,在雪台滑出一个明显的弧形。
    这样更加有助于他将偏轴抛飞出去。
    甩动的力量可以让他转出更多的周数。
    他知道,滑正雪台跳偏轴转体,更能够证明实力。
    可他做不到。
    他就只能选择辅助工具。
    哪怕被扣周,他也想在半空中旋转的更多,更多圈!
    身体倾斜,弧形上冲,从右侧上台往左侧滑,冲到坡面一半的时候,又用全身的力气控制,转向右侧。
    于是当他来到跳台边缘处的时候,整个人几乎快横在了跳台上,下一秒倏地就脱离了跳台。
    就算不用力,他都会随着这股倾斜的力量抛飞,在半空中自然而然地旋出剩下的半圈,更不要说余乐在这个过程里一直在积蓄力量,直至爆发!
    他的肩膀带动着腰胯在半空中拧转,因为出发时就伴随的倾斜力量,当他的翻腾和转体动作一起做的时候,轴心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倾斜的角度。
    他随着那抛飞的力量,不断的用力翻腾,就像回到跳台上,身体无论怎么转,他旋转的核心都在腰腹部。
    肌肉纤维的力量从腹部拉扯了出来,将他的身体的每一寸肉都拉紧,犹如被一个大力士掌控着,压制着,就连呼吸的自由都被剥夺。
    在这个过程里,他感觉到了自己最为轴心的部分。
    那是无论偏轴,还是正轴,都不会改变的,唯一永恒不变的区域。
    这个感觉余乐一直都知道,但他缺少时间,无法用大量的训练去寻找感觉,确定感觉,以及去使用,熟练地运用。
    今天,他再次找到的偏轴的轴心。
    看他还是无法运用。
    然后周数就到了。
    他必须开始下一步动作。
    这次的速度真的太棒了。
    他飞的很高,而且飞的很远。
    翻腾一周+偏轴两周。
    摸板尾!!
    时间太充足了!
    棒极了的速度,将他送到了高空,就好像在飞!
    他知道,如果换成世界级的选手,这个高度足够他们再来一个翻腾,或者转体,更甚至换了白一鸣,翻腾和转体同时再来一个,也有可能。
    但余乐不打算冒险。
    无论他现在是不是滑的很好,都不能改变他确实是滑雪新人的事实,他和白一鸣、孙毅这些运动员还有很大的基础差距,他在落地的时候还不能处理的很好,他需要更多的时间,才能够化解难度动作带来的冲击力。
    所以,一个1080的偏轴跳跃……不,扣掉侧面跳台的周数后,他只有990的一个转体跳跃之后,他便迅速的将身体摆正。在距离地面还有七八米时,他已经将双手打开,双腿微曲,等待落地。
    有自知之明的最大好处,就是余乐做足了准备,落地的轻松自如,平稳过度,只是身体一蹲一力间,就继续往前滑了出去。
    刑世杰的嘴角耷拉了下来,眉心也蹙的紧紧往上提,眉尾下滑,导致整张脸出现上下两个“八字”,简直丧气到了极点。
    失望啊。
    和他想看见的水平,出入太大了。
    好吧好吧,他也知道,自己期待的有点高,别说余乐做不出来,孙毅都做不出来,也就白一鸣能让他满意。
    他知道自己一定要降低期待值,用更低的预期去看待余乐的发挥,他毕竟才接触滑雪不久,很多东西都还没来得及。
    这些他都懂,就是这一瞬间难掩失望,又是蓄力,又是亮肌肉的,最后来了个软绵绵的“小拳拳”,换谁不吐血。
    看来余乐还得在国内的赛场上在打拼很长一段时间,才能够成长到各方面都理想的程度……
    正想着,余乐就从第三个跳台上飞了出去。
    第三个跳台又名“印钞机跳台”,没有左右馆,但整个台非常大,宽度在十米,长度有八米,与台下的平台垂直高度是六米。
    选手如果处于70迈的速度下,被抛飞的高度可以达到12米,比三层楼还要高。
    最后还需要在倾斜度在25°以上的雪坡上站稳,并继续滑下去。
    之所以在最后一个跳台建的最宽最高,除了考虑到选手来到这里的时候速度已经很快,需要更大的距离去处理角度问题外,也是希望选手能够在这里拿出最为精彩的一跳。
    就正对着观众席,距离观众最近的地方,凌空飞跃,翻腾闪转,拿出自己最帅的一面,让观众为他欢呼,为他鼓掌。
    余乐在第三个跳台,同样用了从右往左再回到右侧的弧形线,去提前蓄力,解决他的偏轴问题。
    但这也暴露了,余乐确实在跳台方面略微欠缺,不如道具区的能力。
    他现在,只会一侧方向的偏轴。
    这都是余乐接下来应该补足的地方。
    这样想着,刑世杰就看着余乐在飞出去后,翻腾一周,偏轴一周,两周……哎哎哎!?还有个半周?
    1260!!
    啊啊啊啊啊!
    来了来了!!
    这是【螺旋桨】!!!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