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旌旗 - 第70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李重是准备观察观察再说,他的粮草中专基地是在潞县,和前军相距不过五十里,粮草运转十分安全方便,所以可以先看看形势再说。
    而且李重也不打算那么快就陷入战争的泥潭,要不是曹操抢先出手干掉了颜良,李重绝对会按兵不动。
    于是战事很搞笑的转变为李重主守,高干主攻之势。此时的高干也非常郁闷,心说李重你什么玩意啊,整个一个胆小鬼,不是你来攻打我吗?怎么变成缩头乌龟了呢!还有没有天理啊!
    李重要是坚守不出高干更没什么办法,只能召集众将商讨对策。
    荀谌先说道:“高将军,下官认为,主动挑战李重并非妙策,如今我们只需谨守涉县门户,李重就无计可施。”
    陈震当即表示赞同荀谌的说法,也起身附和两句。
    高干此人到很平易近人,闻言苦笑道:“孝起(陈震的字)友若(荀谌的字),不是我高干争功,不瞒众位,前几日舅父就给在下送信,要我教训一下李重,给他出气,我能怎么办呢?”
    荀谌、陈震立即就闭上嘴巴,对于这种情况,他们也无可奈何了。
    过了好一会,高柔小声说道:“要不,我们劫营?”
    高干眼睛一亮,似问似答的说道:“李重死守不出,劫营倒是一个好办法啊!”
    这话说的一点底气都没有,高干自己也知道劫营那里是那么好劫的!派的人多了,根本就没办法保密,派的人少了,被人发现就是肉包子打狗的下场。
    所以这话没人接茬,无奈之下,高干只得强行委派了,高柔是他的从弟,怎么的也不能让亲戚冒险,荀谌和陈震是文人,根本就不可能李宁劫营,所以这个危险任务就只能落到苏由身上了。
    高干干咳两声,微笑道:“苏由,我与你一千精兵,你今夜前去劫营,我与高柔随后接应你,怎么样?”
    官大一级压死人!苏由还能怎么样,只能捏着鼻子认了,不过这样一来,苏由却对高柔怨念颇深:尼玛!你提出劫营怎么不自己去,却让老子冒险。
    隆冬时节,夜色深沉,风雪呼啸,苏由带着一千兵卒深一脚浅一脚的摸向李重的大营,高干、高柔带着五千兵卒紧随其后。
    李重的大营和高干的大营相距十五里,在夜晚行军最少要一个多时辰才能到达,苏由戌时出发,到了李重的大营已经过了子时了,摸到距离大营差不多二里远的时候,李重的大营之中依旧非常安静,只有少许兵卒在来来回回的走动,几束火光忽明忽暗的营中闪耀。
    苏由不由得暗叫侥幸,看来没被发现,苏由急忙命令兵卒休息一下,恢复一下体力。
    李重确实不知道高干今天晚上会来劫营,他也不是会掐指一算的神棍,李重巡夜的斥候走的也不远,只有两三里远的距离,大营的警卫主要还是依靠巡营的兵卒来完成的,但今天。
    今天巡营的将领是高顺,或者说这几天一只都是高顺在巡营。
    有得必有失,苏由幸运的避过了斥候,但却没避过严寒的天气,当时正是严冬,到了夜晚更是寒风刺骨,稍有不慎都能冻死人,这也是李重没多派斥候的原因。
    苏由就算再做好准备也不能每个兵卒发一件羽绒服不是,于是就有不少兵卒被冻得伤风感冒了。
    还没休息多久,“啊……啼……”一声非常响亮的喷嚏声响起,在寂静的夜空中传出老远。
    苏由连骂兵卒的心思都没有了,因为就连他都感觉到鼻子发酸,于是苏由大喝一声:“杀啊!”就领着兵卒冲了上去。
    高顺也听到喷嚏声,立即就反应过来,这是有人劫营,要是斥候回转应该先喊口令才对。
    于是高顺立即喊道:“有人劫营,全军戒备!”
    李重的兵卒战斗力不说,纪律性却非常好,出于军训的经验,李重经常搞一些紧急集合之类的训练,所以李重的兵卒飞快的爬出营帐,整理阵型。
    但就算如此,李重的兵卒也做不到三五分钟就集合完毕,所以等到苏由冲到营前的时候,只有高顺的陷阵营整合完毕,堵住营门。
    由于高干早就做好了战争准备,将附近的大树砍伐一空,所以李重的营寨并不是结实,被苏由用绳索套住,几下就拉到在地,苏由带着一千兵卒蜂拥而上,和高顺的陷阵营混战在一起。
    此时李重也早就醒了,不过他也不敢派兵救援高顺,而是先命令兵卒看守粮草,点燃火把。
    李重的应变十分正确,事实上劫营的直接杀伤并不像想象那样大,劫营的主要目的是造成敌军混乱,自相残杀,借机烧毁敌军的粮草。
    主将镇静,营门有人看守,所以李重的兵卒很快能最好应对准备,可以说,苏由如果不能快速冲破高顺的防守,这次劫营就算失败了。
    虽然是匆忙应战,高顺的陷阵营依然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,八百陷阵营的兵卒分作两队,前队和苏由混战,后队作为预备队严阵以待。
    四百陷阵营成半月形护住营门,每人手中都是一刀一盾,兵卒之间极为密集,不留一丝空隙,随着高顺的号令声,刀砍盾挡,整齐如一。
    苏由的阵势却比较混乱,或者说根本就没有阵势,所以刚一交手就被陷阵营的兵卒砍翻一片。
    而高顺的陷阵营每一次出刀,砍杀敌人之后,都用盾牌顶在身前,向前推进一步,而高顺也一直严密观察战况,用预备队弥补阵型中的缺陷。
    第一百五十九章陷阵营杀
    随着战事的推移,陷阵营的运转也不那么生疏了,一个战阵的成熟,也只有到了战场才能初步完善。
    对于兵卒来说,他们需要的是信心和经验,而苏由的这些兵卒,正好做雷锋,一仗下来,经验信心都有了。
    不到半个时辰,高顺的八百陷阵营都投入到战场之中,盾牌相连,如同一个巨大的金属堡垒,此起彼伏的刀光在盾牌外闪耀,带走一条条鲜活的生命。
    高顺骑着战马,站在当中细细观看指挥,也在总结不足之处。
    苏由不是不知道怎么办,现在就有两条路可以走,第一是破阵,冲开陷阵营的阵势。苏由也看得出来,高顺的陷阵营运转不是很灵活,兵卒也都是新手,只要有一个人冲进敌阵,那这些兵卒立即就会四分五裂。
    但一见到冷森森的刀光,苏由就不由得打了个冷战,他知道自己武艺不高,实在是当不起冲阵这个重任。
    苏由更不敢逃跑,开什么玩笑,别看李重现在不敢派兵支援高顺,那是怕劫营的军队不止一股,还有就是没做好应战的准备,自己一旦逃跑,李重营中压力全消,很快就能派出追兵来,万一高干不能及时接应自己,到时候全军覆没都是轻的,自己能不能活命都是问题。
    两队骑兵无声无息的出现在营门两侧,苏由只看了一眼,心一下子就沉入海底:完了完了,只要这两队骑兵一个冲锋,自己的一千兵卒立即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!
    可出乎意料的是,这两队骑兵只是摆好冲锋的架势而已。
    与此同时,高干带着三千兵卒出现在苏由身后,密如繁星的火把照亮夜空。
    苏由和高顺的大战高干不可能不知道,紧赶慢赶,终于在苏由全军覆没之前赶到战场。
    根本就不用苏由过来禀告,高干立即就看出来严峻的形式,不过他却没有上前救援,不是不能,也不是不敢,而是没用。
    两千人的战场不大,高干想要救援苏由的残兵只能在两侧迂回过去,但高干也看到营门两侧的两队骑兵,这两队骑兵很显然是准备对付援兵的,而自己手下的骑兵不多,如果接战的话,这三千人估计都回不来。
    而如果让苏由的残兵撤退……那更是脑残的决定,败兵立即就能冲散自己的阵型,想到这里,高干立即叫人给苏由送信:你自己撤吧,败兵……就让他们各由天命好了!
    就在高干考虑这一小会儿,高顺的陷阵营忽然发出一声整齐的呐喊声,整个阵型猛的向外扩张,一下子就将苏由的残兵冲散。
    其实高顺的陷阵营早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,只是高顺为人谨慎,生怕出现什么意外,一直等到李重的援兵出现才转变阵型,将一个大阵转换成无数小阵,而无数小阵有组成一个雁翅大阵型,从两翼将苏由的残兵包围起来。
    八百陷阵营士卒分成一百六十组,每组五名陷阵营兵卒,相互掩护,交替厮杀,转眼间就将苏由的残兵切割开来。
    陷阵营兵卒组成的五人小阵像一团团旋转的刀山,将附近的敌军搅成碎片,一蓬蓬滚烫的鲜血流淌在雪地之上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血腥气。
    李重现在正站在箭楼之上观看战况,看到高顺指挥陷阵营从防守到僵持,再到压制反击,战术变化多端,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,高顺的战场嗅觉极为灵敏,每一步都卡在苏由最难受的节骨眼上。李重换位思考一下,要是自己指挥这场战斗,能采取的战法无外就是将八百陷阵营一股脑投入战场,然后来个冲锋。
    差距啊!李重不免有点心虚了,高顺都牛2逼到这种程度了,那曹操和周瑜会强到什么地步啊!
    李重有点自己吓唬自己了,临阵指挥刀高顺这地步,已经差不多都极限了,曹操、周瑜就算在厉害也强不到那里去了,差距只是双方在指挥的人数上,就像俗话说的:韩信用兵,多多益善。
    高顺的指挥极限也就在三千人上下,而曹操和周瑜都可以指挥数万人的大会战,这才是军事家、名将和普通将领的区别。
    “杀……杀……杀……”陷阵营将士整齐的呼喝着,如同秋风扫落叶般扫荡战场,一路碾过,留下满地的断臂残肢,苏由的兵卒终于崩溃了。
    这些兵卒早就应该崩溃了,他们能厮杀到现在主要是他们也明白,逃跑是不现实的,但随着陷阵营如同蛮荒怪兽一样露出锋利的獠牙,开始疯狂的吞噬生命,能活一会算一会的思想立即占据上风,理智崩溃也就在情理之中了。
    高顺对这个战果却不是很满意,在他看来,陷阵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,最起码,战阵之中应配置长枪兵的,这样才能增加攻击距离,减少己方的伤亡。
    高顺的想法苏由并不知道,不然的话,苏由一定会和高顺拼命的,太狠毒了吧,你这是拎刀子抹脖子还往上抹毒药啊,还给不给人留条活路了。
    高干的三千兵卒距离战场并不远,败兵一退很快就能冲散军阵,所以留给高干考虑的时间很少。
    急切之间,高干作出了一个说不出对错的决定,那就是放箭射杀自己的败兵。
    幽暗的夜色之下,一支支夺命羽箭飞落到苏由的逃兵之中,带来无数凄厉的惨叫声。
    高干如此决绝,下手如此狠辣,就连观战的赵云和高顺都有些目瞪口呆。
    三轮箭雨过后,苏由的兵卒已经死伤殆尽,只有一些受伤的兵卒在雪地上绝望的呻吟嚎叫着,凄惨的声音在夜空中传出去好远。
    “后队变前队!撤军!”高干趁着李重还没反应过来,一声令下,带领着兵卒缓缓没入夜色之中。
    过了好一会,李重恍然喝道:“赵云周仓,你二人各带五百精骑,追杀高干,但一定要小心敌军埋伏,郝昭,你带领两千步卒随后接应。高顺,你驻守大营,一定要小心提防。”
    “末将尊令!”众将齐声答道。
    待到赵云周仓带人出发的时候,已经过了寅时,借着积雪的反光,已经能隐隐约约看清道路了。
    第一百六十章连夜追杀
    更新时间:2012-08-31
    求票!求收藏!
    高干回军的速度更慢,这是因为来的时候,这些兵卒已经在风雪之中跋涉了一个多时辰,兵卒的体力消耗极为严重,指望他们能在天亮之前回到大营,实在是不太现实。
    赵云和周仓出发的时间要比高干晚上一些,而且,两个人怕中埋伏,行军的速度也不太快,所以给了高干一些逃跑的时间,等到赵云周仓追到身后的时候,高干已经和高柔合兵一处了。
    高柔的兵卒算是以逸待劳,让过高干的疲惫之师,在旷野中列下阵势,截住赵云和周仓的追兵。
    双方的兵力对比是赵云周仓一千骑兵,高干五千兵卒,其中有少量骑兵。
    由于地处平原,天色又已经大亮,赵云真不没把高干的四千兵卒放在眼里,当即就对周仓说道:“元德(周仓的字),赵云带领五百精骑冲击敌阵,元德你在侧翼杀入,如何?”
    周仓问道:“现在动手,不等伯道的后军了吗?”
    赵云摇头说道:“你我全是骑兵,行军五里,人马体力全无问题,而高干却行军一夜,士卒疲惫,只有高柔的两千兵卒还有些体力,你我只要冲破了这两千兵卒,此战必胜无疑。如要等到伯道步兵到此,高干的兵卒体力也能恢复一些,再者,也能防止高干再派援军。”
    周仓也知道夜长梦多的道理,当即点头道:“也好,不然高干再有援军也是麻烦,还不如现在就解决了这些人。”
    二人商量妥当,赵云转身喊道:“如今高干士卒疲惫,趁此机会,众位将士与我一起冲阵破敌,取那首战之功!”
    “愿遵将军号令!”五百精骑齐声喝道。
    这些兵卒真不是随口敷衍赵云,李重对军功的奖励极为丰厚,免税、赏赐样样不缺,兵卒确实奋勇争先,特别是在这种赢面比较大的情况。
    平原作战,一个骑兵对付五个疲惫不堪的步兵真没有太大的问题。
    赵云一马当先,五百兵卒列出一个冲击阵型,呼喊着冲向高柔的步兵。与此同时,周仓带着五百骑兵绕了一个弧形,冲击高柔的侧翼。
    战场上积雪及膝,战马每一次扬蹄都能带起大蓬的积雪,再被北风一吹,扬起漫天积雪。
    高柔暗叫侥幸,及膝深的积雪让战马前冲的速度下降了一些,能让自己防守轻松一点,最起码有了充裕的时间开弓放箭。
    “嗖嗖嗖……”一支支羽箭离开弓弦,飞向赵云的骑兵,至少有三四十支羽箭十本这赵云而来的,几乎占到羽箭数量的二分之一。
    赵云冷笑一声,手中钢枪挥舞,将射来的羽箭拨打开来,他更希望这些兵卒把箭矢都射向自己,这样一来,自己的骑兵就会毫发无损的冲到敌阵跟前。
    不过就算如此,这些羽箭也没造成什么杀伤,赵云马快,冲在最前面,射程较近,弓箭手还有一些准头,射向后面的羽箭劲道不足,被狂风吹得左摇右摆,根本就穿不透骑兵身上的铠甲。
    风雪漫天,能见度极低,所以两轮箭雨过后高柔才发现这个问题,急忙叫弓箭手调整射程,这次有了些效果,十余名看不清羽箭的倒霉的骑兵被射落马下。
    但高柔的远程打击也就到此为止了,赵云怒喝一声,钢枪挥舞,震碎了顶在前面的十余面盾牌,率先冲入敌阵,五百骑兵顺着缺口鱼贯而入,将高柔的步兵撞得四处乱飞。
    有得必有失,积雪减缓了战马冲锋的速度,但同样阻碍了步兵的活动,和战马比起来,人的腿要短的多,战马还能保持活动自如,步兵却已经举步维艰了,成了一个个不能动的活靶子。
    这样一来,高柔根本就没办法指挥军阵运转,发挥不出步兵的人数优势来。
    “杀杀杀……”赵云杀的兴起,手中的钢枪接着风雪之势,如同狂风怒转,一连冲破数层军阵,运气极好的遇见了高柔。
    望到高柔的大旗,赵云深吸一口气,猛然笑道:“哈哈……高柔,可敢于赵云大战三百回合?”
    赵云有意震慑敌军,发出的声音极大,几乎响彻整个战场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