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旌旗 - 第71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你真他妈的无耻啊!我要是能和你打上三百回合我立即就缠住你。”高柔心中大骂赵云,此刻他要是看不出来赵云的武艺那才出鬼了,当然不敢上前迎战了,只能不住的派人前去阻拦赵云。
    这种情况,除非高柔把自己的亲兵派出去,这些亲兵武艺高,装备好,或者有阻挡一下赵云的可能,但高柔此人极为怕死,根本就不敢让自己的亲兵上前助战,反而大叫着让亲兵保护自己,在一看到战事不利,尽然转身逃跑了。
    本来这些兵卒就被赵云杀的心惊胆战,主将一跑,当即就崩溃了,近两千兵卒在雪地上四处逃命,哭喊连连。
    这时候周仓的骑兵也在侧翼杀入敌阵,和赵云相比,周仓所遭遇的抵抗几近于无,霎时间就趟开一条血路,杀透敌阵。
    两队骑兵在敌阵之中左冲右突,往来奔驰,四处追杀敌军,根本就不给敌军汇合的机会。
    高柔领着自己的亲兵和少许残兵逃到高干身边,要说高柔这个人的人品真不怎么样,虽然有些能力,但极为贪生怕死,他害怕赵云、周仓接着追杀自己,当即就给高干出口了个主意:让苏由带领五百兵卒断后。
    高干急切之下也没多想,当即就让苏由带兵断后,自己逃之夭夭了。
    苏由这个气啊!如果只有高干和自己两个人领兵,那自己断后无可厚非,总不能让主将涉险吧?可坏就坏在还有个高柔,你说当时不是你出的主意劫营吗?怎么头阵是我打,断后还是我来,还有没有天理了。
    苏由气愤难当,刚要出言反驳,又想起高干高柔本是堂兄弟,心中暗叹一声,有了计较,当即抱拳领命。
    赵云和周仓两个人将高柔的残兵杀俘完毕,留下一些兵卒看守俘虏,当即就领兵追杀高干。
    二人没追出多远,就见到苏由领着一队兵马拦住去路。
    周仓闷声道:“子龙将军,这次就将功劳让给小弟吧,就让周仓带人擒杀苏由,立些功劳,如何?”
    第一百六十一章狡诈狡诈
    更新时间:2012-08-31
    前面说过,周仓和裴元绍是赵云招降的,如果按照派系来分,他们这个派系的领导人就是赵云。
    如今胜势已定,谁都知道苏由这五百兵卒只是高干争取逃跑时间的弃子而已,赵云也想让自己的手下立些功劳,当即就点头说道:“既然如此,就由元德出马吧,不过还要多加小心。”
    “子龙将军放心!”周仓点头应道,提马而出。
    为了快速击溃殿后的敌军,周仓选择了和诉单打独斗,不过主动权并不在周仓手里,迎不迎战是苏由自己的事。
    也许是为了争取时间,也许是苏由认为自己的武艺不错,也许是周仓的运气很好,苏由选择了迎战。
    一刀将苏由斩于马下,争取时间追杀高干!周仓心中发狠,将马速提到极致,抡起钢刀直扑苏由。
    苏由也不甘示弱,同样提刀迎战,两匹战马在雪地上交错而过,留下钢刀碰撞的渺渺余音。
    前文说过,这种交锋极为凶险,两匹战马飞快的交错而过,马上的武将趁着这一刹那交手,各种意外都可能发生,敌我双发的武艺差距可能无限扩大,也可能无限缩小。
    有可能出现双方武艺相差无几,却秒杀另一方的情况,甚至以弱胜强的战例都可能出现。
    “哈!”周仓怒喝一声,拨转马头,再次冲向苏由,从刚才的交手的一回合判断,周仓认为苏由的武艺不如自己。
    周仓红着眼睛,怒目圆睁,身上筋脉突张,却忽然听到苏由一声大喊,差点没从马上掉下来。
    苏由举起右臂,高声喊道:“我投降!”
    苏由早就有投降的打算了,刚才和周仓交手一招也是最后一搏,能擒杀周仓,打压下敌军的士气,后者有拦住敌军的可能,不然的话,自己就真的只能投降了,指望这五百士气低落的兵卒,能挡赵云住如狼似虎的骑兵?苏由自己都不相信自己,就算逃回大营,高柔还说不定给自己穿什么小鞋呢?
    反正自己冒险和周仓交手一招,也算还了袁绍的故主之情,投降也心安理得了。
    苏由阵前投降,赵云和周仓大喜过望,正要整兵再追高干,李重却派人送信,让赵云和周仓不必追敌,收兵回营。
    自从赵云和周仓出发之后,李重的心里就开始有些患得患失,苏由这是不是诱敌之计呢?想一想古往今来的中伏的战例,比如庞涓,李重就感觉心惊肉跳,思索一下。还是稳妥为妙,于是传令赵云、周仓收兵。
    而且就算追杀,斩杀高干的可能性也太低了,犯不着冒险。
    其实这就是自己吓唬自己,李重也不想想,能写进书里的战例那个不是经典之战,平平常常的战斗写进书里也没人看啊!经典战例,可以说百不足一。
    赵云和周仓到不觉的意外,他们也知道,能擒杀高干的可能性不大,最不济高干也可以匹马而走,而且在现在士卒也有些疲惫了,收兵也算是稳妥之计。
    回到营中,李重召集众将连夜议事,斥候得来的消息哪有苏由知道的详细呢。
    虽然没见过李重,但苏由不傻,还能不知道坐在主位上的就是李重,当即跪倒在地,恭声道:“降将苏由,见过晋阳侯!”
    李重看着苏由,微微一笑,说道:“起身说话。”
    苏由急忙谢过李重,站起身来垂手而立。
    李重却一句话都不说,只是在心里暗暗思索,这个苏由没有印象啊!这不怪李重不知道苏由这个人,大多数人看《三国演义》,《三国志》之类的书籍也就看看关羽、张飞啥的,苏由那就跟龙套差不多,能记住的人确实不多。
    想了半天李重也想不出来苏由这个人的来历,只能问道:“苏由,你为何要投降于我?”
    苏由知道,自己要拿不出来一套说辞,肯定的不到李重的信任,甚至还有被一刀咔嚓的可能,当即小心翼翼的将自己和高柔的矛盾述说一遍。
    “原来如此!来人……”李重点点头,叫过一名侍卫,在侍卫的耳边低语几句,侍卫立即出了大帐。
    李重接着问道:“苏由,我来问你,高干共有多少人马?手下将领都有谁?粮草囤积何处?谁人看守?”
    这些情况苏由一清二楚,当即细细讲述一遍。
    李重听完只是点了点头,就将身子靠在帅椅上,开始闭目养神。
    帐中众将也不知道李重是累了,还是有什么打算,也不敢出声,只能默默的站在原地。
    过了好一会,李重派出营帐的侍卫这才轻轻的走进大帐,来到李重身边,低声和禀报起来。
    “知道了!”听完侍卫的话,李重脸上立即露出一丝笑意,语气也缓和许多,冲着苏由说道:“苏由,本候刚才查证过了,你所言非虚,和高柔也确实有些矛盾,能弃暗投明也是情理当中,本候定会重用与你。”
    真他妈的阴险啊!苏由吓得浑身冷汗,他真没想到李重小心到这种地步,居然派侍卫去降卒那里调查自己的言辞,尼玛!多亏自己不是诈降啊,不然的话,定然一命呜呼了。
    不光是苏由,就连程昱赵云等人也忍不住在心里嘀咕几句。
    苏由连忙跪倒在地,用最真诚的语气,高声说道:“末将定然为主公效犬马之劳,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,上刀山、下火海……(以下省略数百字)”
    听完苏由的马屁,李重微微一笑,问道:“你说高干的粮草全集中在涉县,敢保证吗?”
    苏由立即答道:“末将敢保证,涉县至少囤积了百万石的粮草。”
    “堆积如山啊!”李重语气贪婪的说道,这不怪李重把持不住,按照一名兵卒一年十石(1200斤上下)粮食计算,百万石粮草至少够高干的大军支撑两年,作为一个穷鬼,李重要是不流口水才怪。
    苏由知道,李重肯定是打上涉县粮草的主意了,也不等李重发问,就接着说道:“涉县共有兵卒二千五百人,其中有五百骑兵,守将是郭援和田畴,郭援此人非常骁勇,田畴此人到没有特别之处,不过为人饱读诗书,十分清廉。”
    第一百六十二章时机不到
    更新时间:2012-09-01
    程昱眨了眨三角眼,问道:“高干营中所需的粮草几日运送一次?谁人押运?兵力多少?”
    古代的兵营并不囤积太多的粮草,就像高干的大营,根本就没办法囤积百万石粮草,百万石粮草得有多少,堆积如山啊!就算瞎子都看得到,不被敌人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才怪。
    苏由心中暗叹一声,看来李重是惦记上高干的粮草了,嗯!还有这叫程昱的,也极为阴险狡诈,问的这个详细啊!高干啊高干,你肯定不是这君臣二人的对手,死定了!
    只是感叹了一下,苏由立即说道:“高干营中的粮草半月补充一次,粮草是由郭援扶着运送,每次运送粮草约两万石,兵力在一千五百人左右。”
    “哦!”程昱点了点头,苏由所说的和他预计的差不太多,只是在兵力上略有出入。
    不过程昱也知道,苏由所说的一千五百人并没有把民夫算到内,具体人数会根据路况还有粮草数量而定。
    “好了,大家回去休息吧!嗯……郝昭负责军营的守卫。”觉得问的差不多了,李重让众人回帐休息去了。
    郝昭急忙领命,折腾了一个晚上,只有郝昭自己没上阵杀敌,他早就知道守卫大营的工作会落到自己身上。
    接下来的几天,双方都在盘算如何击败对方,所以只用小规模部队进行交战,借以提升己方军卒的士气,总体来说,李重的兵卒素质更高一些,几次试探下来,都是李重获得胜利。
    这是李重心中已经有了大概计划,只是他觉得还不是时机,所以并没有对高干下手,不过别人却不知道李重在等什么,于是赵云程昱等人联袂而来,来找李重商议破敌之策。
    来到中军大帐,众人各自坐下,程昱干咳一声,说道:“主公,属下思得一破敌之计,请主公定夺。”
    “哦!仲德请讲。”李重笑眯眯的说道。
    程昱环视一周,笑道:“主公,属下前几日和众将商议一下,觉得久战对我们十分不利,就像苏由将军所言,高干粮草丰厚,可用两年之久,如果高干死守不出,我军怕是粮草不济啊!”
    李重敲了敲桌案,点头道:“仲德所言极是,接着说。”
    程昱接着说道:“所以属下认为,主公分兵两路,攻取涉县为妙。”
    “那如果高干也分兵呢?”李重问道。
    程昱沉声道:“属下早就考虑到这种情况了,所以属下认为,这几日我们应该猛攻高干大营,却暗地里分兵偷袭涉县,高干必然不会有所防备,正合奇胜,正符合用兵虚实之道。”
    李重闻言一笑,抻了个懒腰道:“仲德,还不到时机啊!”
    “不到时机?”程昱惊讶的问道,帐中众将也用惊异的眼神看着李重,完全不知道李重心里在想什么。
    看了看众人,李重慢慢说道:“诸位想一想,如今袁绍正派遣大军猛攻延津,曹操步步退守,如果……我是说如果我们现在击溃了高干,如果袁绍选择与曹操在延津僵持,反身与我们决战,该怎么办?还是说你们认为曹操会拼死拖住袁绍?”
    程昱立即摇摇头,将心比心,酷吏程昱当然不会认为曹操有舍己为人的伟大情操,不落井下石都算好的了。
    想到这里,程昱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,别看李重现在耀武扬威,真要是和袁绍硬嗑,肯定是被秒杀的下场,看来自己的大局观还是不如主公啊!
    李重倒没想那么多,他只是觉得官渡之战还没进入正轨,自己万万不能插手改变局势,处分曹操干掉了颜良,和袁绍在官渡对峙,自己才能出手,不然的话,破坏了官渡之战的进程,自己还怎么混。
    程昱试探着问道:“那主公认为什么时候才是最好的时机呢?”
    我那知道文丑啥时候死?老家伙真是多嘴!李重心中暗骂程昱一句,脸上却一副自信满满的表情,语调轻松的说道:“众位不比心急,万事皆在本候掌握之中,众位静等厮杀即可,哈哈哈!”
    这次没人再不识趣,胡乱提问了,众将齐声奉承几句,什么主公英明之类,就各自回营休息了。
    没让李重多等,建安二年(197年)十二月,袁绍派文丑为先锋,和曹操展开数场大战,曹操县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,用兵卒丢弃的财物吸引文丑的兵卒,又派张辽徐晃围攻文丑,此役,文丑重伤。
    袁绍得知文丑战败,亲自带兵于曹操决战,官渡之战终于拉开序幕。
    不过李重得到这个消息却有些疑惑,难道自己又被罗贯中老先生骗了,文丑不是被关羽咔嚓了吗?但他也知道,文丑死不死无关大局,重要的是曹操和袁绍终于面对面的交手了,自己的机会来了。
    李重当即召集众将议事,待到众人都到了中军大帐,李重问道:“下一次高干什么时候补充军粮?”
    高顺立即抱拳说道:“启禀主公,根据斥候回报,高干应该在十二月十三、十四、十五这三日之一运送军粮。”
    “有把握吗?”李重问道。
    高顺答道:“应该没有问题,如今积雪颇深,军粮自涉县运至高干大营所需时间很长,这三天正是满月,在夜晚也可以行军。”
    李重满意的点点头,他手下就缺少高顺这样处事严谨的将领,相比之下,郝昭和赵云都要差上一些,周仓还在半兵半匪之间挣扎呢。
    所以李重颔首说道:“义谦辛苦了。”
    高顺急忙谦虚几句,李重接着说道:“下面说说我的计划……”
    接下来的几天,高干忽然发现李重进攻的意图极为明显,大营前压了将近十里,几乎就要挨着自己大营下寨了,这简直是欺负人欺负到家了,高干当然不能容忍,接连出战几次。
    结果是显而易见的,在野战中,高干真不是李重的对手,接连遭遇了两场惨败,损失数千人马,高干终于老实了下来。
    不过高干也不害怕李重,野战打不过你,我还不会固守大营吗?反正颜良文丑都败了,舅父也找不到借口责怪自己,君子报仇十年不晚,等舅父击败了曹操,定然会回军收拾李重,到时候是杀是剐还不由自己。
    第一百六十三章定计破敌
    更新时间:2012-09-01
    十二月,正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,郭援端坐在马上,不时呵出一口热气,暖和一下手掌。
    官道上,两千兵卒民夫不住的抱怨着天气,走走停停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