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旌旗 - 第135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想到这里,孙尚香的脸就更红了,你说李郎什么都好,文武全才的,可一作诗就是这种淫词荡调,也不怕有失身份。
    李重如果知道孙尚香的想法定然会大呼冤枉,你当我想作淫词荡调啊,可我也得能背下来“天姥连天向天横,势拔五岳掩赤城”啥的吧!
    无奈之下,李重只能接着吹嘘:“而曹操想要反败为胜,只有借助他人之力才有可能,论遍天下,也只有你兄长和刘备有这个实力了。你兄长自然不会和我作对了,所以只有可能是曹操和大耳贼联手了,但说实话,我真没想到大耳贼会反戈一击,意图吞并江东之地。”
    孙尚香仿佛想到了什么,幽幽问道:“为什么奴家的兄长为什么不会对郎君动手呢?”
    孙尚香是个大萝莉,但孙尚香也不傻,她还是有些怀疑李重早就知道曹操的举动,但却引而不发,坐看刘备偷袭江东。其实孙尚香也很理解这种行为,换做是打的兄长孙策,大概也会采取观望态度的。
    “哈哈……”李重哑然失笑,把嘴巴凑到孙尚香耳边,低声道:“你兄长根本没有那个能威胁我,这个理由够不够?”
    李重猛然间把嘴巴贴了过来,一股雄性的气息扑面而来,熏得孙尚香浑身发软,芳心乱跳,紧接着就听到李重的低语,声音虽然低沉,却震人发聩。
    “远来……兄长竟然不放在他的眼里?”孙尚香的心里苦笑不已。
    这天下就是这么现实,诸侯和诸侯之间差距极大,曹操和李重无疑是站在最顶峰的人,就像曹操曾经说过一句话:猘儿难与争锋也。
    一定要好好解读这句话,这句话应该这样断句:猘儿,难与争锋也。
    猘的本意是疯狗意思,泛指少年豪杰,也就是说,曹操从来就没把孙策当作平级的对手来看待。同样,曹操还说过这样一句话:生子当如孙仲谋,也是差不多的意思。
    那么,难与争锋也应该怎么解读呢,是我难与争锋也还是难与我争锋也,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。蜘蛛认为解读这句话,一定要看当时的时代背景,曹操说这句话的时候,正是孙策刚刚击败刘繇占据江东之时,所以曹操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我难以渡江去和孙策争锋,至于曹操要迁都避让孙策,就实在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情了。
    在地图上就能看出来,许昌距离江东远着呢。
    别的不说,就说当时孙策的实力吧,孙策手中一共也就几千骑兵,三四万步兵。
    除去守卫江东的兵力,孙策能拿出多少兵力攻打曹操,不说别的,曹操随便找个平原地带,派出几千骑兵就能横扫孙策。
    这不是孙策的个人能力问题,而是江东就没有雄兵战马,在野战中极为吃亏。现在也是一样,孙策要是跟李重翻脸,李重根本就不怕,如果孙策守城还好一些,孙策如果敢来进攻李重,李重保证,自己随便派出五千骑兵就能碾碎孙策的三万大军。
    什么雄姿英发周公瑾,小霸王孙伯符,在铁骑之下都是浮云,李重根本就不会搞什么阴谋诡计,玩的就是硬实力,就是欺负你没有骑兵。
    两更,求月票,求点击,求红票。
    第三百零九章三丈铁索卷波澜
    四两拨千斤,经过简单的兵力调动,李重的四面合围之势越发牢固起来,曹操也只能暗叹生不逢时。
    千万不要认为李重的指挥能力高过老曹同志,那是不可能的,就跟两个人打扑克一样,就算老曹是绝世高手,也架不住李重手里的牌好,还先出牌,老曹能赢么?除非作弊,但是战场上是没办法作弊的。
    “嚯……”忍了半天的赵云终于动手了,被许褚一直用眼光瞄着,是个人都不会舒服,赵云也是有发泄和挑衅的意思,当然,如果能和许褚来次阵前步战,赵云也求之不得。
    随着甲叶翻飞的声音,赵云几个纵跃,就来到阵地最前沿,用陌刀拨开刺来的长枪,直接跳入曹军之中。
    落地之时,赵云身子忽然一矮,脚下一运劲,身子打着转飞了出去,就像一个人形陀螺,前冲之力,再加上旋转的弹力,赵云眨眼之间就在密集的军阵之中撞开一条通道。
    一刀一剑在赵云身边旋转,将身边的兵卒拦腰斩断,未死的兵卒在赵云身后发出一声声凄厉的哀嚎声。
    赵云选择这样的冲杀方式是有原因的,虽说赵云身穿三件重铠,但身上也有防护死角,脖颈、手臂、脸部、小腿都处在无防御状态,曹兵袭来的刀枪,也都冲着这些部位下手,诚然,赵云可以选择抵挡。但是别忘了,赵云是来杀人的,不是来牵制曹军兵力的。
    如果赵云抵挡就会减少出手的次数,这是常理,但是赵云变换身形,提高前进的速度,就能避过大部分攻杀来的刀枪。
    同时身上的重铠也可以很轻易的卸掉刺来的刀枪,不让铠甲损坏,不是赵云心疼几件铠甲,但是想想,三层重铠能挡住刀枪,但也会破损的,万一又一枪顺着上一枪刺破的窟窿扎进去,赵云岂不是倒霉透顶了。
    这只是将受伤的概率减小到最低而已,但不可否认,武将在人海之中大杀四方也是会受伤的,哪怕是吕布也不行,看就看哪位仁兄能用最小的代价杀死更多的敌人了,在这一点上,已知是典韦做得最好。
    宛城一战,典韦赤身裸2体(就是没穿盔甲)护卫曹操,身中数十枪犹然不到,杀死数百名敌军,悍勇之气直冲云霄。
    但书上没写,典韦这数十枪都被刺到哪里了,实际上这数十枪没有刺到典韦的要害,真要是心肝都被扎了个窟窿,典韦早就死翘翘了,典韦不是孙悟空,不会金刚不毁之体。
    确切的说,典韦是死于失血过多。
    斩杀了十余名曹兵,赵云忽然折转方向,向西方杀去,避开刺来的几根长枪,赵云一刀刺出,将对面的兵卒扎了个透心凉,随即身子微微蜷缩,顶着兵卒的尸体靠了上去。
    曹兵被友军的尸体抵挡,一时间也伤不到赵云,一下子就被赵云杀到身边(汉代的兵卒多数使用长矛,并不是环首刀,环首刀太贵了)。
    近身搏杀,正是青釭剑显威风的时候,青釭剑划过曹兵的身体,就像切纸一样容易,往往是赵云冲过去之后,兵卒才发现自己已经被一剑划为两半了,难以置信的倒在地上。
    赵云所过之处,鲜血横飞,曹兵纷纷惨呼着倒在地上。
    没一会,死在赵云手下的兵卒就超过七八十人,吓得赵云周围的曹兵四处逃窜,露出一片空旷之地。看到曹兵距离自己很远,赵云随手将青釭剑插入剑鞘,改为双手握刀,四处乱劈,刀光四射,如同匹练。赵云十尺之内的曹兵顿时化为无数残肢碎片,血雨腥风,从天而降。
    当然,赵云的铠甲也出现了不少破损之处,曹兵也不是一无用处的,要不是身穿重铠,赵云也不把握全身而退。就在这时,赵云忽然心中忽然升起一种十分压迫的感觉,就像有一头猛兽在窥视自己一样。
    赵云猛的停下身形,转头面向北方,那是曹操所在之地,许褚正闷头跑来,手里还领着一个巨大的铁球。
    “这痴货想干什么?”赵云一下子愣住了。
    说实话,赵云就没想过许褚敢过来和自己交战的情况。别看赵云看身陷重围,其实不是那回事,和城墙不一样,郭淮的围墙才三四尺高,战马从外面跳不上来,但从里面可以很轻易的跃出围墙。
    要不是回来不容易,郭淮遭就派骑兵冲击曹操的攻城部队了。
    如果,如果许褚真敢来到阵前和赵云厮杀,郭淮绝对会放出一队骑兵配合赵云围杀许褚,大不了赔上几百匹战马而已,用几百战马换许褚,太值了!
    转眼之间,许褚就冲到赵云三十步之内,赵云静气凝神,双手握着钢刀,严阵以待。
    “喝……”许褚忽然减缓脚步,暴喝一声,雄壮的身躯一扭,原地转了一个圈,手中的大铁球也跟着旋转起来,发出“呜呜……”的破空声。
    赵云顿时醒悟过来许褚到底想要干什么了,但是已经晚了,旋转的铁球激射而来,后面还拖着一条铁链,就像从九天下落的陨石一样,带着隆隆的音爆声,叫人一看就产生有躲避的本能。
    但是赵云却没有躲闪的意思,反而连跨两步,一刀挑向漆黑的铁球。
    赵云不是傻子,他现在这种行为就跟以卵击石差不多,许褚竭尽全力抛出铁球本身就有百余斤,再加上飞快的速度,简直跟小型陨石差不多了,真是人挡杀人,佛挡杀佛,除非赵云也拿出重武器硬碰硬,就凭赵云手中的钢刀,碰上去就是四分五裂的下场。
    可现在赵云也被许褚逼上梁山了,赵云身后就是郭淮修建的围墙,怎么说呢,由于时间紧,任务急,反正那围墙质量不咋地,和传说中的豆腐渣工程有一拼了,如果挨上许褚这一铁球,必塌无疑。
    围墙坍塌一块,会不会导致阵线崩溃,实际赵云也不知道,但赵云却不敢冒这个险,成功在即,不容得有半点闪失。古往今来,功亏一篑的事情数不胜数。
    赵云两脚紧抓地面,浑身的筋肉都紧绷起来,上身也弓了起来,就像一只低伏的豹子,蠢蠢欲动,吐气开声,一刀挑出。整个战场都寂静下来,只有铁球飞过,发出的破空声。
    “铮……嘣……”接连两声脆响,第一声是钢刀触碰到铁球的声音,而第二声是钢刀折断的声响。
    第三百一十章退避三舍难曹操
    众人眼睁睁的看着这样一个影像,赵云反手运刀,自下而上,挑在隆隆而来的大铁球上,火星四溅,刀断,铁球飞。
    百余斤的大铁球紧贴着赵云的头皮飞了过去,连赵云的盔缨都被罡风吹的炸裂开来,吓得河北兵卒忍不住喊出声来。
    “嗯!”赵云也下的一声冷汗,心中暗叫侥幸,早知道这么惊险,就不出手阻拦了,就算砸坏了围墙,自己上去堵窟窿怕也比这安全一些。特别是铁球后边的锁链,差点没抽到自己身上。
    许褚甩出的大铁球擦着赵云的头皮飞过,轰的一声砸在围墙的上沿,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爆响,木质的围墙顿时炸裂开来,尘土和断木四处乱飞。
    欲势未消的铁球飞入河北兵卒之中,压出一条血路,十余来不及躲避的兵卒被撞的骨断筋折,惨死当场。
    惊怒之下,赵云彻底暴走了,抖手将半截钢刀扔了出去,抽出腰间的铁链,跑到曹兵身边就是一顿狂2抽。赵云的铁链两丈多长,手腕粗细,加起来也有上百斤,被赵云舞动起来,真像一条张牙舞爪的巨蟒。
    “砰砰……砰……”赵云所到之处,铁链飞舞,炸响连连,无论碰到人体还是兵刃,全都是碎裂的下场,曹兵就像被大铁锤击中一样,满天乱飞,上演了一场空中飞人的闹剧。
    一通乱抽之后,赵云也杀回围墙附近,用极其愤恨的眼神回头看了一眼许褚,跳上围墙。
    “呼……”曹兵倒抽了一口冷气,对于许褚扔出的大铁球砸死十余名兵卒,大家都不感到意外,意外的就是赵云忽然间暴走,用铁索抽死数十名曹兵,景象太过害骇人,手持三丈铁索的赵云就像一只暴怒的蜘蛛精,挥动着八条长腿,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屠杀。
    实际上他们都不知道,赵云那是吓得,赵云再聪明也猜不到许褚会用大铁球砸围墙,他腰中的铁链也不是用来抽人的,而是打算用来对付骑兵的。
    在许褚和赵云插手之下,交战的节奏舒缓了一下,但这对于整场战争来说,也只是一个小插曲而已。随即曹操就展开第二轮攻势,五千兵卒重整阵型,再次冲击郭淮的防线。
    “杀、杀……”河北兵卒站在围墙之上,用手中的长枪向下乱捅,下面的曹兵拼命拨开刺来的长枪,扒着围墙向上攀爬,早有准备的刀兵夹在长枪兵之间,用手中钢刀猛剁曹兵,在围墙上下留下无数的断手。
    失去手臂的曹兵疼的满地乱滚,痛苦的嗷叫着,随即身上就被无数只大脚踩踏,痛苦的呻吟声渐渐低落下来,归为沉寂。
    这就是战争的残忍之处,但说实话,这些兵卒被踩踏而死也不是坏事,就算他们不被踩死,但也无法在这场战争中生存下去,他们或许会死于疼痛,或许会死于失血过多,或者会死于感染伤风等等。
    但无论如何,这些伤兵的存货机会太小了,几乎接近于零。
    不要怪曹操残忍,曹操也是无奈而为之,就算打下了郭淮的阵地,但那也是局部胜利,在这场战争之中,曹操依然是输家,区别无非是输多少而已。
    李重会锲而不舍的追杀逃走的曹操,想一想在这种情况下,曹操能有能力照顾伤兵,给他们疗伤换药吗?还是说指望李重发扬人道主义精神,抢救曹操的伤病,那和天方夜谭有什么两样。
    不要说李重有没有这个能力,就是有,李重也不会这么做的,别忘了,现在是灾荒之年,李重自己治下的百姓还吃不上饭呢。
    什么叫人道精神,人道精神首先要发扬在自己人身上,如果像某些朝代,自己国家的百姓还治不起病,上不起学呢,却四处捐款,减免债务。两个字两形容……傻2逼,当然,政客的智商肯定是不低的,这两个字也没有侮辱他们智商的意思,这就是骂人的两个字,和骂了隔壁是一个意思。
    感情他们不用贷款买房子,借钱治病、上学了。
    惨烈的战争依旧再聚续,曹兵的尸体堆积起来,慢慢填平了围墙的高度差距,但是,曹兵的伤亡数字也达到了临界点。五千曹兵,死伤了两千余人,想要据需维持这个强度的攻击,曹操除去增兵,别无他法。
    略一思索,曹操就吩咐道:“自大营调兵三千,增援攻击部队。”
    军令下达之后,自然有传令的兵卒去报信,但这么大的动作要想蛮多李重那是不可能的,在山丘之上看到曹操从大营往外调兵,李重立即吩咐道:“传令,高览立即攻打曹操大营。太史慈调兵一千,支援郭淮。”
    将两道军令传达下去,李重又开始盘算起来。
    战场如棋局,李重现在盘算的是不是应该发起总攻了。计算敌我双方的战斗力可没什么公式可以套用,如果出手的时机不对,反胜为败不是什么新鲜事,可要是延误战机,也等于放虎归山。
    想了半天,李重也没定下主意来,但是底下的太史慈已经打的热火朝天了。
    李重本想要问问李儒和陈宫的意见,两个人却苦笑着摇了摇头,本来两个人就是谋士出身,谋士就是玩阴谋诡计的,如果再精通行军布阵,战略大局,谋略相合,谋士就立即升级为军事家了。
    严格来说,三国时期只有两个军事家,一个是曹操,另一个是周瑜,就连诸葛亮都不行,诸葛亮用兵太过稳重,只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统帅而已用兵当正合奇胜,诸葛亮能做到正,却做不到奇(千万别拿《三国演义》喷人)。
    不过还好,李重有充裕的时间考虑,大不了见招拆招好了,曹操增兵,李重也增兵,只要双方抽调的兵力不到达一个极限,李重并不用顾忌郭淮防线崩溃的问题。
    熬了半个时辰,李重自嘲的一笑,他终于反应过来了,自己差点上了曹操的当,自已赢在战略布局,而不是战术微调,和曹操比战术,李重有可能被曹操一点一点磨去战略优势。
    曹操确实有这个机会,在战略上曹操吃了大亏,但是在行军布阵上,曹操很有把握稳胜李重一筹,如果能一点一点蚕食李重的优势,曹操或许有反败为胜的可能,但是很可惜,曹操没有时间。
    紧接着曹操又在大营抽调了两千兵卒助战,李重也毫不疑迟的在高览的大营调运兵力支援郭淮。
    经过短暂的休息,李重又开始攻打郭淮的阵地,从清晨一直鏖战到中午,郭淮的阵地已经被尸体填平了,一团团绿头苍蝇在尸体上盘旋飞舞,吸食鲜血,黑压压的一片,令人作呕不已。
    到了下午,曹操依旧没有放弃,一波又一波的攻打郭淮的防线,李重也终于按捺不住了,命令太史慈和高览一起动手,攻打曹军大营,意图围魏救赵,迫使曹操回转大营防御。
    但曹操的强硬出乎李重的意料,在大营受到两面夹击的情况之下,曹操依旧没有选择回援,反而变本加厉,再次抽调兵卒攻打郭淮的防线。
    在曹操这种近乎疯狂的攻击之下,郭淮终于抵挡不住了。
    围墙被尸体填平了,兵卒也累了,李重再怎么调兵也没有查出直接在大营轮换兵力方便,所以曹操的兵卒还能保持体力,但是郭淮手下的兵卒却得不到休息,早就疲惫不堪了。
    见到这种情况,李重忽然冷笑一声,高声下令:“传令,命郭淮立即放弃阵地,在官道西方驻守。传令给太史慈和高览,命令二人立即加强攻势……如果曹军主力突围等人突围,必须缠住曹军主力。”
    想了想,李重吩咐周仓立即准备五百精骑,每人随身携带两天的粮草。
    李重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,曹操不是要突围逃跑吗?可以,曹操你可以跑,但是曹洪所带领的主力部队不能跑,而且曹操还要做好被周仓追杀的准备,五百精骑就是干这个的。
    另外,千万别忘了,郭淮的防线并不是李重最后一道防线,巨平县的廖化手中还有不少兵卒呢。
    郭淮这一撤兵,曹操立即就判断出李重的战略意图,顿时陷入左右为难之中。
    人有时很奇怪,明明是做好了壮士断腕的准备,事到临头却还是犹豫不决,特别是幸福来的太过突然的时候。曹操真没想到,郭淮这么容易就让开通道,曹操本打算填进去一万人呢,可现在还没死上五千人,郭淮就萎了。
    真要是拼死拼活的拿下郭淮,曹操不会有任何犹豫,立即就会跑路。可是现在大营之中还有两万多人马呢,曹操着实有点舍不得。
    换做李重也一样舍不得,就在曹操左右为难的时候,曹洪派人来见曹操了,曹洪已有一个目的,请求曹操尽快突围,还是那句话:天下可无洪,不可无公。
    曹操现在真是难以抉择,如果有可能的话,曹操宁可愿意和李重厮杀一场,打个两败俱伤,就算全军覆没,也让李重一时间无法扩大战果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